1797年,英-莫兹利创制成的车床由丝杠传动刀架,能实现机动进给和车削螺纹,这是机床结构的一次重大变革。莫兹利也因此被称为“英国机床工业之父”。
19世纪,由于纺织、动力、交通运输机械和生产的推动,主甲板百叶窗,各种类型的机
数控机床床相继出现。1817年,右舷百叶窗,英-罗伯茨创制龙门刨床;1818年美-惠特尼他的全名叫伊莱·惠特尼制成卧式铣床;1876年,美国制成外圆磨床;1835和1897年又先后发明滚齿机和插齿机。
一台数控机床铣床诞生1951年数控机床的方案,是美国的帕森斯全名约翰·帕森斯在研制检查飞机螺旋桨叶剖面轮廓的板叶加工机时向美国提出的,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参加和协助下,终于在1949年取得了成功。1951年,他们正式制成了一台电子管数控机床样机,成功地解决了多品种小批量的复杂零件加工的自动化问题。以后,一方面数控原理从铣床扩展到铣镗床、钻床和车床,另一方面,则从电子管向晶体管、集成电路方向过渡。1958年,美国研制成能自动更换刀具,以进行多工序加工的加工中心。
青岛辰华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是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的企业集团下设有:青岛李沧区东南渠铸造厂、辰华模型分厂、橡塑模具分厂、铆焊钣金冲压分厂、机械加工分厂、设备制造分厂、青铜器工艺品厂二个合资企业。拥有职工70名,百叶窗,-2名、-1名、-5名、-16名、技术员18名;拥有一支经验丰富、高水平的技术工人队伍。技术力量-,并有经过iso9000系列地-体系和-地检测设施。
1968年,英国的毛林斯机械公司研制成了一条数控机床组成的自动线,锚链舱百叶窗,不久,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出了“工厂自动化的先决条件是零件加工过程的数控和生产过程的程控”,于是,到70年代中期,出现了自动化车间,自动化工厂也已开始建造。1970年至1974年,由于小型计算机广泛应用于机床控制,出现了三次技术突破。一次是直接数字控制器,使一台小型电子计算机同时控制多台机床,出现了“-”;二次是计算机辅助设计,用一支光笔进行设计和修改设计及计算程序;三次是按加工的实际情况及意外变化反馈并自动改变加工用量和切削速度,出现了自适控制系统的机床。
经过100多年的风风雨雨,机床的家族已日渐成熟,真正成了机械领域的“工作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