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分尺的注意事项
1. 测量时,注意要在测微螺杆快靠近被测物体时应停止使用旋钮,而改用微调旋钮,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既可使测量结果,又能保护螺旋测微器。
2. 在读数时,要注意固定刻度尺上表示半毫米的刻线是否已经露出。
3. 读数时,千分位有一位估读数字,不能-扔掉,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4. 当小砧和测微螺杆并拢时,可动刻度的零点与固定刻度的零点不相重合,将出现零误差,应加以修正,即在测长度的读数上去掉零误差的数值。
研磨测微螺杆和测砧测量面测微螺杆测量面的研磨方法一般有两种:
一种用四块研磨器研磨。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原理合理,设备简单,效果明显,但是不易掌握,-是对大中型千分尺,研磨效率和不高。具体方法如下:将一只标准螺杆装入套管中,在研磨台上放一块平行平晶,并使标准螺杆测量面与平晶接触。然后将工具放倒,从研磨台底座的通孔观察接触情况,同时用四只螺钉调整支臂,直到测量面上的干涉带不超过一条。
另一种在工具上研磨。这种方法容易掌握,研磨效果好,效率-。具体方法是:研磨时将研具放在平板上,待修测微螺杆连同微分筒插在三组轴承之间,旋动予柄将螺杆央住,夹紧程度以手能轻轻转动螺杆又无摆动为限,然后前后推拉研具,并不断顺时转动螺杆进行研磨。测砧测量面的修研,对于(0~25ram)千分尺,将修好的测微螺杆装入尺架中,并以其测量面为基面,上面涂油,用上述方法研磨测砧测量面。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结果准确到以mm为单位千分位。螺旋测微器的精密螺纹的螺距是0.5mm,可动刻度有50个等分刻度,可动刻度旋转一周,测微螺杆可前进或后退0.5mm;
因此旋转每个小分度,相当于测微螺杆前进或推后0.5/50=0.01mm。可见,可动刻度每一小分度表示0.01mm,所以螺旋测微器可准确到0.01mm。还能再估读一位,可读到毫米的千分位,即使固定刻度的零点正好与可动刻度的某一刻度线对齐,千分位上也应读取为“0”。
用螺纹测量长度的尝试
人类使用螺纹原理进行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在17世纪得以实现。1638 年,英国约克郡的天文学家w. gascogine应用螺纹原理测量星星的距离。在之后的1693年,他又发明了一个叫做“卡钳千分尺”的测量尺。
这是一个螺纹轴一端连着旋转手轮,另一端连着可移动量爪的测量系统。测量读数可以通过计数带有读数刻盘的手轮的旋转来获得。读数刻盘的一周被分成10 等分,通过移动量爪来测量距离,实现了人类用螺纹测量长度的尝试。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6276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