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运行的电机,在其滚动轴承装置部位的旋转与静止件之间,突然发生激烈机械摩擦,伴随产生高温,使金属件沾合或机械涨死,使电机立即停止旋转的故障,俗称抱轴。、
抱轴发生的原因通常有以下几点:
1、轴承差,需要更换好的轴承;
2、轴承装置的装配差;
3、轴承室、内盖、外盖、甩油环、隔爆曲路套等零件尺寸公差及形状公差超标;
4、轴承测温报警装置失灵;
5、安装、维护保养出现问题等等。
抱轴故障出现后,一般是轴承内、外盖,曲路环等摩擦而报废。---时,定、转子铁心相擦造成定子破压、转轴退火变形等---后果,并且很难判断具体原因。如果电机已经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则多数是维护保养问题。
抱轴故障轻者可现场处理,如更换新轴承,内、外盖等零件。---时,如轴承落架后,转轴退火、弯曲,定、转子相擦绕组破损等等,则需返厂处理,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这个问题在电机检测试验中比较容易发现。当电机轴承系统轴向尺寸不符合要求时,会导---机操作时轴承-或者跑轴问题,对于轴承系统的轴向尺寸控制,由端盖轴承室长度和外部盖面的内外盖控制。电机装配完成后,定子绕组端与转子绕组或转子风叶间距,对于电机噪音和温升控制都---关键,但对于广大电机制造商来说,定子绕组端的尺寸控制难度较大,往往会出现定子与转子相擦的问题,或者是因此导致其他---问题。对于这类问题的-,小电机的转子部分比较统一,解决起来也比较容易,但是大型电机也是如此,由于转子铁芯与轴的配合关系和热套工艺,转子铁芯的“锅底”问题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影响到定子端与转子端之间的距离,也会导---机有效的铁长不足,尤其是对于铁长相对短的电机来说,影响更为---。电机轴向尺寸的配合关系不仅涉及机械加工零部件,而且与铁芯、铸铝、装配等各个工序相关,要解决好电机轴向配合关系问题,工艺的分析和规划更为重要。所以,在不同电机制造商或者同一个企业之间,同样的设计方案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客观上来说,对于电机产品来说,一方面是设计方案的竞争,更多时候是制造工艺的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