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库监测系统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监测报警与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设计思路,既可以对单个粮仓进行监控,也可以多个粮仓组测,挡粮板安装,甚至将某个地区、省内的所以粮仓通过统一的-平台进行统一监测,以起到统一管理、统一监控的一站总部式管理,这对于现来及未来3-5年内的信息化管理发展趋势,是非常合适的。采用当前性能稳定、技术-的数字温湿度测温技术、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技术,弧形挡粮板安装,将各监测点的温度进行统一采集与管理,通过温度监测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通过软件可以实时显示粮食内每个温度点、粮仓空气的温湿度,具有实时显示、实时曲线、历史曲线、数据自动记录存储、超限软件报警、-报警、生成报表、数据导出、支持远程web访问监测数据等功能。
10、小麦保管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趁热入仓密闭储藏。小麦趁热入仓密闭储藏是我国传统的储藏方法之一。根据小麦耐热性好的特点,利用盛夏高温曝晒小麦,将水分降到12.5%一下,是粮温达50-52℃,保持2h,趁热入仓,散装压盖,高温密闭,是粮温维持在40℃左右,10d左右可全部害虫。此后,粮温逐渐下降与仓温平衡,即传入正常密闭储藏。高温时间过长会影响小麦的发芽率。
(2)低温冷却。粮堆保持一定的低温状态,对于延长种子寿命、保持品质有益。进入正常储藏的小麦,可在寒冷季节进行通风、翻动粮面,将粮温降至5℃以下,然后在气温回升前对仓、粮堆进行密闭,三角挡粮板安装,这对抑制虫、保持品质有较好的效果。长期储存的低温粮要严防与湿热气流接触,以免造成麦堆表层结露。
(3)严防害虫。危害小麦的主要害虫是玉米象、麦蛾、印度谷蛾等。麦蛾、印度谷蛾成虫发生在粮堆表层,活动于空间,而玉米象在秋凉后则隐藏于麦堆深处。热密闭与冷密闭储藏是-小麦害虫的有效方法,要加强管理,严格做好防止害虫的工作。
-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不完善粒多的稻谷,容易-霉变,不耐久藏。因此,提高入库稻谷,是稻谷安全储藏的关键。稻谷入库要及时晾晒或烘干,并进行过筛或风选清除杂质。稻谷的安全水分标准,应根据品种、季节、地区、气候条件考虑决定。粮仓保温门
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天气寒冷时,粮堆内外温差大,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也可在稻谷中插入空竹管通气降温。有条件的可以采用机械通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