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严格的地基处理---承载力
(1)
(2) 换填施工工艺考虑采用:检查井基础底以下0.5m范围内现状粉质粘土及杂填土清除后,换填级配碎石。具体顺序为:垫层以下0.10~0.20m砂石基础、0.2~0.5m级配碎石,换填宽度为管道基础宽度及两侧各0.5 m范围。级配碎石直径不大于10cm,含泥率小于5%。换填后地基承载力应达到不小于100kpa要求。
2.采用合理的施工工艺---压实度
对于新建的道路检查井使用反开槽施工工艺,其工艺要求:
(1) 检查井施工时,首先将检查井浇注至盖板顶,然后用钢板覆盖井口,进行道路摊铺路面结构,铺至井圈顶,之后进行反开槽现浇井圈、安装井支座。
(2) 反开槽回填材料与道路路面结构一致,压实度达到97%(轻型压实标准)。
(3) 井圈安放前应先校正标高,标高校正后在盖板上抹1︰2水泥砂浆调平。
3.严格控制井盖高程,合理安排施工工期
施工前应严格按照图纸做好高程测量工作,施工中施工井圈高程应根据路面纵、横坡度,采用十字线控制安装,---检查井与路面衔接位置平顺、美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及施工进度,余姚混凝土检查井,以---在施工路面面层时检查井的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防止在铺筑面层时由于机械的影响力致使井体开裂。
以下是
1、井坑应与管沟同时开挖,开挖时井座主管线应与管沟中管道在同一轴线。井坑边坡与管沟边坡一致。井坑开挖时,不得扰动基土超挖;如基土受到扰动,则应按现行的《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根据基土土质采取补救措施。有沉泥室雨水检查井井坑,局部开挖沉泥室---比检查井深500mm。井坑开挖的几何尺寸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
2、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或雨季施工,应有排水,降低水位措施。
3、井墙砌筑前测量人员在基础混凝土上放出井位大样,确认其中线高程、基坑应符合规定;
4、砌筑前预留支管须随砌筑随安装,管口深入检查井3cm,预留支管的管径、方向、高程须符合设计要求,管与井壁衔接处须严密不漏水,预留支管管口用低强度砂浆封口抹平,用截断的短管作为预留支管时其断管破茬不得朝向井内。
5、管顶拱旋按照标准图砌筑,一般当管径***1000mm时,拱旋高度为250mm,当管径<1000mm时,拱旋高度为150mm。检查井的流槽应在井壁砌筑到管顶以下即行砌筑,表面须用砂浆压实抹光。
6、井室内的踏步、脚窝应随砌随安留,其尺寸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踏步和脚窝在砌筑砂浆未达到规定强度时不得踩。检查井收口时须控制缩进尺寸,混凝土检查井厂家,四面收口时每层缩进不得超过30mm,三面收口时每层缩进不得超过50mm。
7、检查井井室、井筒内壁用原浆勾缝,井室有抹面要求时内壁抹面分两层压实抹光,外壁用砂浆搓缝严实。有盖板的井室盖板下须砌筑一层丁砖。井室砌筑完成后须及时安装井盖,安装时砖面用水冲刷干净,铺砂浆按设计标高找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