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树栽下后一般需要3年才能结果。为了让新建桃园提前结果,有关经过多年的研究,反复试验,总结出一整套桃树当年栽植、来年丰产(亩产1000公斤以上)的栽培管理技术,其要点如下。 挖坑栽苗 挖长、宽、深各1米的坑(高密度栽培可挖长方形沟),上下土分开放,底部施入1.5—2.5公斤人畜禽粪或1—1.5公斤复合肥,没有条件的可施杂草碎桔秆之类。然后填入上层土,后填下层土。树苗栽植-为20—30厘米。
栽植密度 要想果树早期丰产,栽植密度要相对高一些。一般密度可按3米x2米或4米x1.5米的株行距种植,亩栽110棵,高密度的可按1.5米x2米的株行距种植,亩栽220棵。每亩大棚可栽桃树450棵以上。不过种植太密,枝条交叉生长,会影响通风透光,3年后必须移栽或间伐,否则将导致减产。 浇水覆膜 树苗栽植后踏实并浇足水,有条件的可整畦灌溉。为了保持水分和提高地温,可在栽苗后覆盖地膜,以利于苗木成活,尽快生长。稀植单株覆盖长宽各1米的薄膜,密植的可成行覆盖1米宽左右的地膜。 栽后管理 幼树既怕旱又怕涝,要注意及时浇水和排涝。5月追施尿素0.25公斤/株,碳铵0.5—1公斤/株,7月初喷洒磷酸二氢钾或叶面肥。 管理 桃树的定干高度为50—60厘米,可留三大主枝修剪。大棚栽培不要中心干,按三大主枝自然开心形整树。新发枝条在30—40厘米处摘心,二次枝长到30厘米后摘心。7月喷多效唑500倍液,控制枝条生长,促使花芽分化。 配植授粉树 新建果园栽植两个以上品种,或适当配植授粉树,以利于相互传粉,提高座果率。 病虫害- 4—5月注意-蚜虫,及时喷洒菊酯类和一遍净之类的,不要使用类。6—7月,注意-红蜘蛛,喷洒-和扫螨净之类的。杀虫配合-,喷药时配入适量的杀菌剂如多菌灵,可达到-治虫、保叶促果的目的。
桃苗新品种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大致可以从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温度:桃树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的要求不同,栽植桃苗新品种要求当地年平均温12—17℃,桃树开花期对低温抵抗力较弱,要求温度在10℃以上,此期间遇上倒春寒会对座果造成不利影响。
光照:桃树属喜光性果树,如果光照不足容易造成树冠枝条大量而光秃,造成结果部位上移,-影响桃的产量。在树体管理上应充分考虑桃树喜光的特点,树形宜自然开张,种植距离不宜过密。
水分:桃树根呼吸旺盛、怕涝,连续积水48小时就会造成落叶和死树,地下水位高和排水-的桃园,桃树易早衰。春季雨水不足,萌芽慢,开花迟;生长期供水不足等都会影响果实发育和枝条生长,但果实成熟期雨量过大却容易使果实着色-,品质下降,裂果加重。
土壤:桃树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栽培,但适合选择排水-,土层深厚,微酸性和中性的沙质土壤。
2、适时用药:抓住病虫害发生的薄弱环节和有利的--用药。病害在发病初期,或袍子发生期抗药能力弱;害虫在初孵化至3龄以前,抗药性弱;蛀食性害虫,在未蛀人前-效果较理想。
3、适宜天气使用:施果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大多数药的适温为20到30t,以尤风或微风天气好。
4、-施药:施药时,要求均匀喷布,尤其是蚜虫和红蜘蛛等多在叶片背面危害,施用触杀剂时,一定要喷到虫体,以--效果。
5、交替使用或间断用药:有机合成剂与生物性剂交替使用,除虫菊醋类与某些生物交替使用,均可-病虫对某些产生抗性,提治效果。蚜虫对某种产生抗药性时,可停用数年,待抗药性基本消失后再使用。
6、避免产生药害:不使用浓度过高或禁忌的药,药混用要合理,瑞蟠13号桃苗供应,使用时间要适宜。
7、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使用毒性强或残效期长的,防止污染,保护人畜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