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规定,只有5属8类33种新gb/t 18107-2017 5属8类29种木材可称红木。
5属是以树木学的属来命名的,即紫檀属、黄檀属、杮属、崖豆属及铁力木属。8类则是以木材的商品名来命名的,即紫檀木类、花梨木类、香枝木类、黑酸枝类、红酸枝类、乌木类、条纹乌木类和鸡翅木类。
“红檀”只是一种市场俗称,并非学术名称,也被俗称为黄檀。
因为它的结构、材色、纹理、密度等很多特点都类似于红酸枝,所以刚进入中国的时候曾为误认为是红酸枝,至今在市场上仍有“非洲红酸枝”的俗称。
在2001年底以前,一些院校和林科院将其鉴定为黄檀属红酸枝木,2002年初正式确定其不属于红酸枝,而是非洲的铁木豆。
对此,北京六个红木企业负责人到林科院木材所理论,后得到答复:
1、这种木材不是红酸枝,也不会定为红木;
2、2002年3月1日以前企业销售的产品由林科院负责解释,3月14日以后再将其按红木卖的,责任由企业自负。
另外,非洲的铁木豆属的两个树种在1997年被另立新属:bobgunnia(鲍古豆。包括俗称小叶红檀的马达加斯加鲍古豆bobgunnia madagascariensis 和俗称大叶红檀的管状叶鲍古豆bobgunnia tistuloides 。
不过国内更多的还是沿用更改前的学名。
红木美学,不是只针对仿古家具说事
饭桌上谈起“红木美学”,一位老板兄接过话茬说:那是讲仿古家具,我做的是新古典,跟我没关系。
说这话,是对红木美学的曲解。他之所以这么想,大概是看到讲课教师都是古典家具的“大家”,比如:张德祥、胡德生等。
首先,红木美学,切入点是“美学”,针对的是“红木”,新中式家具,具体说就是红木家具。红木家具分三大类,即仿古家具、新古典家具、新中式家具。所以,红木美学涵盖的范畴,并不仅仅是仿古家具,这是其一。
其次,就新古典家具而言,她脱胎于古典家具,实际上是对古典家具的实用性改良,它的“根”,还是古典家具,就如同父与子,它们是一脉相承的。所有的根,大红酸枝新中式家具,都是中具,源于中华文化,承袭传统技艺。红木美学,讲的就是根,所以,它完全适用于新古典家具,也包括新中式家具。这是其二。
再次,红木美学是实用科学,它可不是空谈什么“品牌”之类的,它是刀刀见血,句句到肉,把生产、技术、工艺等诸方面,从美学的角度加以剖析,把日常所见和日常所做,提升到审美的角度,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视角,重新来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自然动作”,让我们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其实,说“红木美学”与己无关的,恰恰是因为对红木美学不了解。“莫道昆明湖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试了才知道啊!
众所周知,红木家具的表面处理方法有两种:油漆和蜡。而家具的表面处理主要是采用打蜡技术。打蜡工艺可以保持木材和美丽的木纹。蜡不仅能保持桃木的光泽、手感和自然---,而且还可以有效防止水分、防腐、防裂等。在使用过程中,红木家具本身将从内向的反油现象不断出现,这对家居具有极强的维护功能。
很黄的海,新中式家具生产厂家,-开红木家具打蜡是木眼眼,穆文娄在外,木质材料好,高技术产品一般采用开放式,以展示工艺品---。
密封蜡是一种木眼填充毛孔,增强光滑感,通常采用生漆,因为生漆是无i毒、无味的。非常黄海,-使用蜡蜡填充毛孔时,用高温蜡将木材烘焙,然后用电加热器烘焙使蜡进入木材,用柔软的棉织物擦拭光滑,棉纱,擦去多余的蜡。
颜色:打蜡是透明的,蜡膜在木材表面很薄而不打磨,但防水性能好,木材不易开裂、封闭,所以木质材料要求较高,新中式家具品牌,一般要求颜色均匀。蜡光泽:不像油漆要求很亮,因为光线是由蜡决定的,但产品经过仔细研磨后抛光和抛光蜡仍有---的光泽,但顾客一般不追求这种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