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三十年代iwc开发航空表时---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当初的防磁方法采用软铁制造的内表壳,防磁铁套增加了机芯的厚度,装备了防磁软铁罩之后的机芯能抵抗80000a/m的强磁场,减少机件被磁化的可能性,劳力士手表维修,对表内当然亦兼有双重的保护作用。后来更,干脆改用非磁性材料来制造零件。
防磁手表并不是说手表内的所有零部件都是防磁的,仅仅是指一些主要零件,如摆轮、游丝、发条等是由防磁材料制成的。根据,如果表在4800a/m的磁场下仍能继续运行,芜湖劳力士手表,并且测试之后的---大误差不超过30秒就符合防磁标准。石英表于测试后的---大误差为不超过1.5秒,那么这只表便算是防磁表,可标示。
作为手表的擒纵系统,劳力士手表回收,其摆轮很大而且在不断的高速运转,然而摆轮两端的轴只有---头发粗细,非常脆弱,如果手表发生震动,摆轮两端的轴很容易断掉。解决的办法就是在摆轮轴的两端安装上避震器,从而对摆轮轴所受到的冲击进行缓冲。
避震器,顾名思义就是为避免腕表因为撞击震动而造成损害的装置。
几种典型的避震器:1790年宝玑先明降落伞式避震器(parachute susrension);1933年瑞士universal escapement公司推出因加百录避震器(incabloc);1944年kif避震器;90年代末etashoc避震器(三角避震器);2005年劳力士推出paraflex避震器;2006年sw---h集团宝玑新一代777q自动机芯使用新款nivachoc避震器;2008年卡地亚9452mc陀飞轮机芯采用双“y“字型避震器。
振频
即振荡频率,手表的振荡频率是指由摆轮游丝组成的机械振荡系统的频率。振频是摆轮每一小时摆动的次数。手表在讲振频时,通常只说摆动的次数,劳力士手表鉴定,而且时间单位不是秒,是小时,比如;28800次/时或写成28800a/h。手表里的摆轮是左右各摆动一次才完成一次全振荡,当今eta主流机芯为28800次每小时,在折换成频率单位的时候,需要把手表的振频数去除以7200,那么,28800a/h的就等于4hz。理论上讲,振频越高,表的度越高,抗震性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