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机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发烫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本文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原因,希望能在您使用电机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轴承工作不正常
轴承工作是否正常可凭听觉及温度经验来判断。可用手或温度计检测轴承端判断其温度是否在正常范围内;也可用听棒(铜棒)接触轴承盒,若听到冲击声,就表示可能有一只或几只滚珠轧碎,如果听到有咝咝声,那就是表示轴承的润滑油不足,电机应在运行3,000小时~5,000小时左右换一次润滑脂。
2、电源电压偏高,励磁电流增大
过高电压会危及电机绝缘,使其有被击穿的危险。电源电压过低时,电磁转矩就会降低,如果负载转距没有减小,转子转数过低,这时转差率增---造成电机过载而-,长时间过载会影响电机的寿命。当三相电压不对称时,即一相电压偏高或偏低时,会导致某相电流过大,电机-,同时转距减小会发出“嗡嗡”声,时间长了会损坏绕组。
析轴承损坏的原因表明,40%左右的轴承损坏都与润滑---有关。因此,轴承的---润滑是减小轴承摩擦和磨损的有效措施。除此之外,轴承的润滑还有散热,防锈、密封、缓和冲击等多种作用。
电动机的品种与规格众多,一般电动机的润滑脂选用取决于轴承类型、转数和温度、负荷等。因此,必须根据机械设备的操作条件来选用不同要求的润滑油脂。
电机常用润滑脂的种类和性能
钙基润滑脂 是用动植物油与石灰制成的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的润滑油制成,按针入度分为1、2、3、4、5五个牌号,号数越大,润滑脂越硬,针入度越小,滴点越高。特点是耐水性好,遇水不易乳化变质,能在潮湿环境或与水接触的情况下工作,但耐热性差。
钠基润滑脂 是用动植物油钠皂,稠化中等粘度的润滑油制成,分2、3、4三个牌号,号数越大,润滑脂越硬,滴点越高。特点是耐热性好,耐水性差。
钙钠基润滑脂 是用动植物油钙钠基混合皂,稠化中等粘度的润滑油制成,分为1、2两个牌号。特点是有较好的耐热性,耐水性。耐水性优于钠基润滑脂,耐热性优于钙基脂。
石墨钙基润滑脂 是用动植物油钙皂,稠化中等粘度的润滑油并加入10%鳞片状石墨制成。特点是有较好的耐磨耐压性,能适应重负荷,且有较好的耐水性,适合润滑与水或潮气接触的设备,但石墨含有大量机械杂质,不适用于滚动轴承和精密的机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