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试验结果分析
从表1看出,制品泡水后,抗折强度大幅度降低,泡水24h,氯-分子,可降低56%,随着泡水时间的增加,抗折强度逐步降低,因此要坚决禁止使用泡水去卤生产工艺。
菱镁胶疑材料是用轻烧氧化和工业mgcl2溶液进行双组份拌合,水化硬化主要产物是518相五相和318相三相,另外还有未反应完全的mgo、mgcl2?6h2o及生成的mg(oh)2等。三、五相皆为晶体结构,显微镜下sem形貌见图1一般是针杆状形态,但随着生长空间不同和
受外来因素的影响,有时也呈颗粒状,纤维束状集合体,它们相互交叉搭接,穿插排列成网状结构,变成坚固的水泥石而产生较高的机械强度,而且由于其水化硬化过程放热量大,氯-点卤,放热速度快,加快了制品内部温度的上升,使凝结硬化速度变快,制品温度升高,从而使制品强度发挥迅速,氯-,早期强度高。
但是,三、五相在结构上属亚稳态,它们晶体间相互交叉穿插、相互吸附在一起,但并没有结合成整体,在网状结构中存在着大量热力学不稳定的接触点,当暴露于水中后,晶格间的吸附作用消失,易发生水解:5mg(oh)2?mgcl2?8h2o***3mg(oh)2?mgcl2?8 h2o+ 2mg(oh)2 ,
3mg(oh)2?mgcl2?8h2o***3mg(oh)2+mgcl2+8h2o,mgcl2***mg2++2cl-,三、五相的这一性质成为菱镁胶凝材料耐水性差的一个固有的弊病。
菱镁制品现有吸潮返卤的检测方法
吸潮返卤是衡量菱镁制品的一个重要指标,现有菱镁制品标准中对其检测方法有不同的规定,检测方法不统一。如jc688-2006玻镁平板标准是这样要求的:将养护好的平板切割成150×150mm,放入30-40℃,相对湿度90%以上的养护箱中,观察12h、24h后平板表面有无水珠或变湿;jc/t646-2006玻镁风管标准是这样要求的:用肉眼观察管体表面,若出现水珠或潮湿现象,为返卤;wb/t1023-2005菱镁胶凝材料改性剂标准是这样要求的:将养护好的4×4×16cm菱镁试体放入恒温恒湿养护箱中,设定养护箱的温度为35±5℃,相对湿度为88±2%,在此环境下养护48h,用肉眼观察试体表面有无水珠或变湿。而ga160、jc680等标准对菱镁制品的抗吸潮返卤性都未提及。
以上的几种检测方法均为肉眼观察、定性检测,这种定性检测法不足之处是众多的菱镁制品生产企业基本都没有此种检测装置;而且这种养护箱的湿度控制精度比较差,难以-试验所需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几种方法都需要将要检测的样板或试块养护到15天后才能放入到养护箱中,这样检测结果对生产配方的指导明显滞后,无法及时地调整配方;另外,检测标准也不统一,经常引起判定的-,因此这种定性检测方法落后。
4 菱镁制品浸水去卤生产工艺及分析
4.1试验结果
表1 水浸泡处理后对强度的影响
未泡水泡水24h泡水72h泡水120h泡水168h
抗折,mpa20.108.807.685.154.70
降低,%056.261.874.476.6
说明试验配比:1.mgo:卤水=1:0.65,卤水比重为1.28g/cm3。2.试块为4×4×16cm。
未进行改性的菱镁制品泡水到试验要求的日期后,再模拟泡水去卤的生产工艺进行晾晒,强度测定数据见表1。
一、是生产工艺不同。食用氯-是在工业氯-生产基础上加以精制制得。
二、是产品标准不同。-表现在几个指标的要求有区别。在“-盐”的含量上,食用氯-要求小于或等于0.4%、工业氯-要求小于或等于1%~2.8%,在“铅”的含量上,食用氯-要求小于或等于1mg/kg(毫克每千克)、工业氯-无要求,在“”的含量上,食用氯-要求小于或等于0.5mg/kg、工业氯-无要求,在“铵”的含量上,食用氯-要求小于或等于50mg/kg、工业氯-无要求。
三、是用途不同。食用氯-可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豆制品生产中,而工业氯-只能用于工业领域,如:用于生产其他化工产品,作为生产地板砖、卫生洁具和融雪剂及农业用肥料的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