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境署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与海洋垃圾》报告[3]中显示,可氧化降解塑料的初期降解可能产生许多小碎片即微塑料,然而这些小碎片之后的结局却鲜为人知。与所有降解一样,塑料的碎裂和被微生物的转化速度与程度取决于周围环境。但尚未有确凿的公开证据表明,除工业堆肥以外,可氧化降解塑料在自然环境中能够完全矿化降解。英国2010年的一项评估结论显示,与传统塑料相比,可氧化降解塑料对环境的影响并没有降低。处理废弃可氧化降解塑料的建议方案是焚烧或填埋。“这些可氧化降解塑料在2-5年内不会降解,它们降解前仍然是肉眼可见的垃圾。”[4]今年4月,普利茅斯大学的发布研究报告显示[5],将几种声称可降解的不同类型的塑料袋放置于开放环境、土壤、海洋和实验室环境中,对其降解效果进行为期3年的监测,结果发现除了使用堆肥方式处理的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效果让人满意之外,其他方式处理包括可氧化生物降解的塑料都不尽人意。
赵民还要求,各级邮政管理部门要强化组织实施,推动行业塑料污染治理取得实效。一是强化组织。要将行业塑料污染治理摆在-位置,作为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持续推进。各地邮政管理部门要落实发展改革委“建立完善省负总责,城市负主体责任的工作责任制”的要求,主动向地方、-,推动将快递包装绿色治理纳入地方生态总体格局,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二是强化-检查。-做好-检查,通过“双随机”检查、联合检查等方式督促寄递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三是完善支撑保障。要借助地方立法-,积极推动增加行业生态相关内容,为行业塑料污染治理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围绕责任落实不断健全-体系,提升-实效。四是广泛宣传引导。深入开展法规标准和政策宣贯,广泛开展宣传动员,督促寄递企业切实增强-依规经营的意识和能力,强化政策落地实施。
三、建立配合生物可降解塑料可堆肥塑料回收处理的废弃物管理系统1.乘着当前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的东风,探索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家庭一级实现单独收集的可行操作。2.制定有效措施防止可堆肥塑料流入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场,加快建设堆肥厂等废弃物处理基础设施以满足妥善处置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需求。四、建立有效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框架1.建立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可追溯体系,开发数据平台,将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生产企业信息和产品信息纳入其中。实现生物可降解塑料制品在数据平台上的、产品流转登记等信息管理和共享,保障全流程可追溯,推动市场-信息化。2.针对-生物可降解标识,以谋达到欺-性目的的企业建立黑名单制度,定期公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