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底,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吸管、咖啡搅拌棒;2021年底前,鼓励外卖平台在点单环节设置“无需餐具”选项,并给予积分等-;到2023年底,集贸市场塑料购物袋实现集中购销;到2025年底,全市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胶带,鼓励快递企业使用可折叠、可循环的包装产品……
11月10日,北京市-等部门就《北京市塑料污染治理行动计划2020—2025年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与以往限塑令不同的是,京版“限塑10条”为本市六大行业治理塑料污染规定了时限和步骤,对每个行业对标-提出了严格要求。
根据塑料在微生物作用下降解程度的深浅,生物降解塑料可分为“生物破坏性塑料”不完全降解型 和“全生物降解塑料”完全降解型。生物破坏性塑料是一种不完全降解的材料,而全生物降解塑料可以完全生物降解。
根据原材料的来源, 全生物降解塑料可进一步分为三类:微生物合成塑料、天然高分子塑料和合成生物降解塑料。 [1]
微生物合成塑料
此类塑料是在微生物的酶作用下合成的具有生物降解性的聚酯。特殊的微生物以糖类、有机酸为原料,经过发酵、合成作用,在体内生产出聚-烷酸phas、聚-脂肪酸酯phb等具有脂肪族结构,以酯基为主链的聚酯。此类物质在微生物的酶催化作用下可自行断裂成低分子量的碎片,并进一步被微生物吸收,完全分解成-和水。以此类塑料制成的袋子、瓶、地膜等,分解性能-,且耐磨性、耐水性、可塑性、机械性等各方面性能都十分-。早在2012年,欧盟的phbottle研发团队就利用果汁饮料加工业废弃物生产出了廉价的全生物降解塑料phb,在变废为宝的同时,又有效降低了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 [1]
事实上,生物降解塑料和普通塑料一样也能进行回收再利用、可堆肥,且对不易回收及易泄漏到环境中的塑料制品尤其是-制品替代使用的环境意义更为重要。因此,如果生物可降解塑料能够在满足自身“可降解”特性的同时,又能够在回收和循环利用环节-,是解决-塑料废弃物的有效途径。正如院士、四川大学王玉忠院士所言:“可反复循环的全生物降解高子材料是未来-使用塑料制品的发展合理性的方向。”在王玉忠看来,“为了实现新版限塑令希望达到的减少废弃塑料对环境造成负担甚至污染的目标,必须切实思考有效可行的解决思路。”他认为,除了管理上的问题外,更重要的是需要研究开发生产出真正易于有效处置的-使用的塑料制品,-是能同时满足“可循环、易回收和可降解”特性的高分子材料,也就是说,对生产-塑料的高分子的结构设计,不仅要考虑其用后在环境中的可生物降解性即“环境”问题,而且还要考虑其易回收性和可循环利用性即“资源”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