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芯头
芯头是砂芯的重要组成部分。芯头的作用是定位、支撑和排气。芯头在---定位---,支撑牢固、排气通畅的情况下,其数目越少越好。
1垂直芯头
垂直芯头有三种形式,
a)上下都作出芯头,定位准确,支撑---,排气通畅。一般常用这种形式。尤其适于高度大于直径的砂芯;
b)只作下芯头,不作上芯头,合箱方便。适合于横截面积较大而高度不大的砂芯;
c)上、下芯头都不作出,可降低砂箱的高度,便于调整砂芯的位
置。适合于比较稳的大砂芯。当l与d之比25倍时,则采取加大的下芯头:d2=(1.5~2.0)d。
有些铸件只能做上芯头,铸造用覆膜砂,不能做下芯头,此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予埋芯头
将芯头(上大下小)当作模样的一部分,同模样一起去造型,将芯头予埋在砂型中。此法适合于重量不大的小芯。
2)吊芯
用铁丝或螺栓将砂芯吊在上箱,吊芯操作麻烦,只适合于单件小批生产;
二、钢液的扩散脱氧
利用氧在钢液中的扩散行为,使钢液中的氧转入渣中而达到降低钢液含氧量的方法,称为扩散脱氧。具体做法是,在熔炼还原期稀薄渣造好后,无气味铸造用覆膜砂,将粉状脱氧剂撒于渣面上,首先降低渣中的含氧量,破坏氧在熔渣与钢液溶解度的平衡,钢液中的氧必然向熔渣中扩散。因此,不断降低渣中的氧,石景山区覆膜砂,钢液中的氧就不断地向渣中扩散,/以溃散铸造用覆膜砂,从而降低钢中的含氧量。
脱氧产物进入炉气或被熔渣吸收,因此,扩散脱氧不污染钢液。但由于扩散脱氧是在渣与钢液界面上进行,氧由钢液中向渣中扩散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生产效率低,能耗高。
芯撑和芯骨
1.芯撑
把砂芯固定在砂型中主要靠芯头,当无法设置芯头,或单靠芯头还不把握时,就得采用芯撑,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对芯撑的要求及使用原则:
1.芯撑表面镀锌、铅,这是为了防止芯撑表面生锈而不能与铁液焊和好。芯撑表面应干净、平整。使用时,芯撑表面应无锈、无油、无水气、无污物;同时芯撑放入铸型后,要尽快浇注,---是湿型,以免芯撑表面凝聚水气而产生气孔或熔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