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有效控制铁素体球铁和球光体球铁的生产 控制球铁基体的主要因素有铸铁的成份、所用球化剂、孕育剂的类型,加入方法以及冷却条件等。铸态铁素体球铁的成份控制微过共晶成份,其中碳稍高,但不出现石墨漂浮,含硅稍低,孕育剂硅量应少于3%,锰越低越好,应使 mn<0.04%,硫、磷应低,使s≤0.02%、 p≤0.02%,这是因为硅可-球铁组织和相应的塑性,si=3.0~3.5%可得到全部铁素体组织。
有研究-,si=2.6~2.8%时,铸铁具有的延伸率和冲击韧性,但硅在铁中的显微偏析随着含磷量的增加,这种偏析越-,并对机械性能有-影响,-是当温度低于零度时影响,而含硫低可以选用低镁低稀土球化剂球化,承德覆膜砂,并减少“黑斑”缺陷的产生,而“黑斑”主要是镁、-物和氧化物的-物,此外也要用低硅球化剂以-可以进行多次孕育。
1、反白口的形态及特征
铸铁件的白口组织一般出现在冷却较快的表皮,但是在特定条件下,铸铁件某截面的中心部位出现了白口,这种缺陷称之为“反白口”。我们都知道所谓“白口”就是铸铁的基体上存在着渗碳体(不包括珠光体中的渗碳体)。通过金相观察,覆膜砂标准,反白口区域中的渗碳体主要以呈穿透分布的有方向性的过冷密集细针状出现。
反白口是球墨铸铁特有的缺陷之一,覆膜砂生产要点,在中小件般多见于正对内浇道前方的热节处及薄壁交叉的热节处,在厚大铸件中多出现在冷却的中心部位。
1.球铁的生产和研究现状
1. 1常规球铁 目前常规球铁——即以铁素体和珠光体为基体的球铁仍占球铁产量中的绝大部分比例。
1.1. 1 对影响球铁的因素加强控制 球铁的组织与性能取决于铸铁的成份和结晶条件以及所用球化剂的,覆膜砂价格,研究认为为了-球铁的机械性能,必须针对铸件具体壁厚、浇注温度、所用球化剂、球化处理工艺、冷却参数的优化以及有效的排渣措施进行严格控制,而适当的降低碳当量,合金化和热处理是-球铁的有效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