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
微生物的回收可采用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或mpn法。
1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表1中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以算术均值作为计数结果。
倾注法 取照上述“供试液的制备” “接种和稀释”和“抗jun活性的去除或灭活” 制备的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若使用直径较大的平皿,微生物限度检查咨询,培养基的用量应相应增加。按表1规定条件培养、计数。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数。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
涂布法 取15~20ml温度不超过45℃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琼脂培养基,注入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凝固,制成平板,采用适宜的方法使培养基表面干燥。若使用直径较大的平皿,培养基用量也应相应增加。每一平板表面接种上述照“供试液的制备” “接种和稀释” 和“抗jun活性的去除或灭活”制备的供试液不少于0.1ml。按表1规定条件培养、计数。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数。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
计数方法适用性试验
1.供试液制备
根据供试品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学特性,采取适宜的方法制备供试液。供试液制备若需加温时,应均匀加热,且温度不应超过45℃。供试液从制备至加入检验用培养基,不得超过1 小时。
常用的供试液制备方法如下。如果下列供试液制备方法经确认均不适用,应建立其他适宜的方法。
1水溶性供试品 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溶解或稀释制成1:10供试液。若需要,工作台微生物限度检查咨询,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时,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水溶性液体制剂也可用混合的供试品原液作为供试液。
2水不溶性非油脂类供试品 取供试品,用ph7.0无菌--蛋白胨缓冲液,或ph7.2磷酸盐缓冲液,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制备成1:10供试液。分散力较差的供试品,可在稀释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如0.1%的聚山梨酯80,使供试品分散均匀。若需要,调节供试液ph值至6~8。-时,纯化水微生物限度检查咨询,用同一稀释液将供试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
3油脂类供试品 取供试品,加入无菌十四烷酸-酯使溶解,或与zui少量并能使供试品乳化的无菌聚山梨酯80或其他无-性的无菌表面活性剂充分混匀。表面活性剂的温度一般不超过40℃特殊情况下,zui多不超过45℃,小心混合,若需要可在水浴中进行,然后加入预热的稀释液使成1:10供试液,保温,混合,并在zui短时间内形成乳状液。-时,用稀释液或含上述表面活性剂的稀释液进一步10倍系列稀释。
供试品检查
检验量
检验量即一次试验所用的供试品量g、ml或cm2)。一般应随机抽取不少于2个小包装的供试品,混合,取规定量供试品进行检验。
除另有规定外,一般供试品的检验量为10g或10ml;膜剂、贴剂和贴膏剂为100cm2。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小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大蜜丸还不得少于4丸,膜剂、贴剂和贴膏剂还不得少于4片。
贵重-、微量包装-的检验量可以酌减。若供试品中每一剂量单位如、剂活性物质含量小于或等于1mg,或每1g或每lml(指制剂活性物质含量低于1mg时,检验量应不少于10个剂量单位或10g或10ml供试品;若样品量有限或批产量如:小于1000ml或1000g)的活性物质供试品,除另有规定外,其检验量少为批产量的1%,检验量更少时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若批产量少于200的供试品,空气微生物限度检查咨询,检验量可减少至2个单位;批产量少于100的供试品,检验量可减少至1个单位。
学习:贵重-的检验量算是有个依据了。但是作为技术标准、法规,“贵重-”的定义是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