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散热器存在的几大误区
误区一:铜制散热器(或铝制散热器)不腐蚀
一般来讲,铜比钢的耐腐蚀性能要好,但在一定环境下,铜制散热器也会有腐蚀,譬如系统中如果有淤泥、含硫量过多,或者选用的铜表面附有碳化层等都会造成铜制散热器的腐蚀。此外,由于材质的腐蚀原理不同,虽然铝制散热器抗i氧化腐蚀能力较强,崇安区电阻散热器,但却容易发生碱腐蚀和氯离子腐蚀,所以当一个供热系统的水质呈碱性(ph值高于8)、或氯离子含量较高(含盐量大)时,散热器就存在腐蚀漏水的-。
误区二:采暖漏水就是散热器有问题
在在去年冬季的那个采暖季,又有几起散热器漏水事故被媒体-,这也引起了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采暖散热器委i员会高度重视并积极做出了回应:该协会组织森德、意莎普i.金泰格、佛罗伦萨、华锐等品牌散热器的企业负责人,研讨“散热器寿命和系统问题”,并找出了散热器漏水的一些“病症”。与会-认为,供暖水质复杂或者散热器的混装问题、安装问题都可能导致采暖散热器漏水或不热。此外,电阻散热器-商家,在非供暖季节,采暖散热器应该满水保养,否则也容易埋下-。“在非采暖季将供暖系统中的水排空,电阻散热器厂家,导致钢制散热器、锅炉、水泵和阀门腐蚀迅速,还会导致散热器温控阀、热表等产品堵塞。”一位-这样分析说。
误区三:产品壁厚(或没有焊缝或内壁光滑)不怕腐蚀
铸铁散热器不易被腐蚀损坏,是因为铸铁本身抗i氧化腐蚀的性能好,电阻散热器,而不是因为壁厚。近年来,国内一些小厂家试图通过加大壁厚来解决钢制散热器的防腐问题,这是错误的。因为钢制散热器的腐蚀均为小孔局部腐蚀,而不是均匀腐蚀。如果根据他们的理论,假如1.3mm的钢板3年腐蚀穿孔的话,那么2.0mm的钢板肯定就会在5年内腐蚀穿孔,同样远远不能满足用户对散热器寿命的要求。 另外,市场上还有一些散热器厂家在大力宣传其散热器产品“没有焊缝、内腔洁净光滑”等等。其实这对于散热器的抗腐蚀并不能起到作用。因为钢制散热器的腐蚀均不是发生在焊缝上,这是因为钢制散热器的腐蚀是氧腐蚀,所以“没有焊缝或内腔光滑不等于就没有腐蚀”。
各种散热器的比较和技术-
我们用散热器采暖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它简单、成熟、-所以至今还是采暖的主要方式。在我国散热器的种类很多,主要有铸铁散热器、钢制管型散热器、钢制板式散热器、铜管铝串片散热器、铜铝复合散热器、压铸铝散热器等几种。各有各的特点和使用场合。
铸铁散热器是传统的散热器,i大的优点是耐各种水质的腐蚀,所以在水质不规范的系统中有-的使用寿命。缺点是散热量较低、粗糙笨重i、生产过程耗能多对环境污染大,使用中热惰性大,温控不方便,所以一般中高i档小区已很少使用。
钢制管型散热器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产品,优点是耐压高、价格较低。缺点是使用中会熏墙熏顶,怕氧腐蚀所以使用寿命与系统管理有很大关系。这种散热器不利于机械化生产,而且性能又不-,所以国外已很少使用。但在我国对使用寿命要求不高,故目前这种散热器使用得也不少。
钢制板式散热器,是目前国外用的较多的散热器,其优点是耐压高、价格较低,有利于机械化大生产。缺点是会熏顶,怕氧腐蚀,所以只有在严格阻氧除氧的系统中才能有正常的使用寿命。而我国目前严格阻氧、除氧的系统还很少,故如果使用此种散热器其寿命就较难-。
铜管铝串片散热器又叫铜管对流器,优点是耐腐蚀性好,热-。缺点是低温性能差,对流量和流速要求较高。会熏顶这种散热器如应用于专门的大流量高流速供热系统,并严格管理则有-的-。但目前我国这类专门系统很少,所以用得也很少。
铜铝复合散热器,优点是耐腐蚀性好,热效率较高。缺点是焊接处多,薄弱环节较多,有些要熏顶。但在我国传统供暖区水质控制不严的系统中有较好的使用性能,目前用得也较多。
压铸铝散热器又叫欧式铝制散热器,-的优点是热-、外形美观、不熏墙不熏顶,缺点是怕碱腐蚀,要求供暖水质ph值不能超过8.5。所以这种散热器在国外供暖水质规范的供暖系统中使用量很大。目前,我国对这种散热器的优缺点已有很充分的认识,而且水质也得到有效控制,-是ph值均在6~8.5之间,故这种散热器的需求量在快速增长。
散热器挤压生产工艺规程
一、对于高密齿和舌比大的模具试模时,第i一支铝棒必须是150-200mm的短铝棒或纯铝棒。
二、试模前,必须调整好挤压中心,挤-、盛锭筒和模座出料口在一条中心线上。
三、在试模和正常生产过程中,铝棒加热温度要-在480-520℃之间。
四、模具加热温度按常规模具温度,控制在480℃左右,直径200mm以下的平模保温时间不得少于2小时,如果是分流模保温在3小时以上;直径大于200mm以上的模具保温4-6小时,以-模具芯部温度与外部温度的均匀。
五、在试模或生产前,必须用清缸垫清理干净盛锭筒内胆,并查看挤压机空运行是否正常。
六、试模或刚开始生产时,挤压机自动档关掉,各段开关归零位。从i小压力开始慢慢的起压,出料大概3-5分钟,铝填充过程时主要控制好压力。压力控制在100kg/cm2以内,电流表数据为2-3a以内,一般80-120kg/cm2可以出料,之后才可慢慢的加速,正常生产时挤压速度以压力小于120 kg/cm2为准。
七、模具在试模或生产过程中,如发现堵模、偏齿、快慢偏差太大等现象时要-停机,并以点退的方式卸模,避免模具报废。
八、在试模或生产过程中,出料口必须通畅,垫支或夹具松劲根据出料情况合理掌握。-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该停机时要立即停机。
九、矫直过程中,要认真检测前后变化,操作规范,用力适度,严保产品。
十、按照生产计划单要求合理定尺,锯切时,锯齿进料速度不能太快,避免-端头,端头必须钳正,去掉飞边和毛刺。
十一、装筐要规范,包括垫条要摆放合理,避免损伤型材。
十二、型材时效温度控制在190±5℃,保温2.5-4小时,出炉后进行风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