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压技术系指一次操作即形成产品的技术。成熟的工艺有3种。热模法可以少用胶料或不用胶料,靠木质素在封闭热模中活化流动而起胶合作用,但需冷却脱模,热量消耗大,生产率低,已逐渐淘汰。箱体成型法是用特殊压机加压,一次加压制成产品,家具板设计,用于制造包装箱。热压成型法主要制造家具配件、室内装修配件及托板等产品,胶粘剂以脲醛树脂为主,制品表面用单板或树脂浸渍纸复贴,一次成型。此外,还有在已制成的刨花板表面,家具板规格,或未经热压的成型板坯上用模板加压,以制成浮雕图案的平面模压法等。
适当的热压压力。压力能影响刨花之间接触面积、板材厚度偏差和刨花之间胶料转移程度。按照产品不同密度要求,密度板家具,热压压力一般1.2~1.4兆帕。适当的温度。温度过高不仅会使脲醛树脂分解,也会造成升温时板坯局部提前固化而产生废品。适当的加压时间。时间过短,则中层树脂不能充分固化,成品在厚度方向的弹性恢复加大,平面抗拉强度-降低。热压后的刨花板应经一段时期的调湿处理使其含水率达平衡状态,然后锯裁砂光,检验包装。但卸压后不能热态堆叠,否则将增加板材脆性。
人造板产业的产品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市场需求、资源状况和技术水平决定的。我-造板产业的产品结构不尽合理,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木材利用率仅为50%的胶合板比例偏大,占人造板总产量的38%,开封家具板,高于30%的平均水平;而以采伐和加工剩余物为原料,木材利用率接近90%的刨花板比例偏小,远低于37%的平均水平。此外,定向刨花板、木塑复合板、华夫板和农作物秸秆板等产品的技术不成熟,所占市场比例很低;特种用途板、特种规格板、后成型板和型板材产量很少,不利于我-造板产业的全1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