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监测点的选择根据监测对象和目的,可以选择以下3个测点条件指传声器的位置进行环境噪声测量:
1一般情况下,任何反光板地面除外的室外距离至少在3.5m外,在地平面以上1.2m以上测量。如有-,可放置在高层建筑上,扩大监控声音范围。使用监控车辆测量时,麦克风应固定在车辆顶部 1.2m 的高度。
2室外噪声敏感建筑物 噪声敏感建筑物外,距墙壁或窗户1m,离地至少1.2m。
3噪声敏感建筑室内距离墙体等反射面至少1m,距离窗户1.5m左右,离地1.2m~1.5m。
3. 气象条件
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风速在5m/s以下时进行。
4、测量记录
测量记录应包括以下项目:
一日期、时间、地点和计量人员;
2所用仪器的型号、序列号和校准记录;
3测量时间气象条件风向、风速、雨雪等;
四测量项目和测量结果;
五计量依据的标准;
(6) 测点示意图;
7声源及运行状况描述如交通噪声测得的交通流量等。
什么是噪声呢?
从物理定义而言,振幅和频率上完全无规律的震荡称之为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论,凡是人们所不需要的声音统称为噪声。纠正错误观念,只要声音大了,噪声检测周期,即使是音乐也是噪声!
3、监测时间及频次:
对敏感建筑物的环境噪声监测应在周围环境噪声源正常工作条件下测量,噪声检测机构,根据噪声源的运行工况,分昼、夜两个时段连续进行。根据环境噪声源的特性,可优化测量时段。分为固定声源、交通噪声源流动声源。
1固定声源的影响。
监测时间:稳态噪声测量1min的等效声级,如昼间测量1min得到ld,夜间测量1min得到ln。非稳态噪声测量整个工作时间或有代表性时段的等效声级。
监测频次:一般为不少于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2次,即每天昼间监测1次,夜间监测1次。
2交通噪声源流动声源
监测时间:
对于道路交通,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20min等效声级leq。
对于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内河航道,昼、夜各测量不低于平均运行密度的1h等效声级leq,噪声检测,若城市轨道交通地面段的运行车次密集,噪声检测原理,测量时间可缩短至20min。
监测频次:
一般为不少于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2次,即每天昼间监测1次,夜间监测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