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内涵
印刷 printing:graphic arts/graphic communication
使用印版或其它方式将原稿上的图文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工艺技术。
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和指南针、造纸共称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把文字刻在陶器上的图片
印刷术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代表,它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有人把印刷术称为文明,这是再恰当不过了。
概念
就字面意义而言,着有痕迹谓之印,涂擦谓之刷。用刷涂擦而使有痕迹着于其他物体,谓之印刷。简而言之,印刷就是生产印刷物的工业。印刷物的生产,与类似。先刻版,后使版沾着上印油,再将版上的印油转移于纸、帛、皮等承印物上,即成印刷
色彩因素
纸张
纸张的白度是印刷色彩鲜艳的基础。理想的纸张能够反射接近全部的色光,宣传册印刷价格,而含灰、黑、偏青、偏红或
包装印刷
其他偏色的纸张会吸收部分入射色光,导致印迹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都会受到影响,终表现为色彩的差异。这相当于在油墨当中加入了部分的其他油墨,五华区宣传册印刷,表现-墨的不纯,从而给人一种发暗、浑浊和偏色的感觉。
纸张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胶料、填料等。而油墨的流动部分是连接料,油墨的颜料靠连接料在纸张的表面结膜干燥而附着。纸张和油墨的主要成分均为非对称型的分子,当它们相互接近时,依靠二次结合力使分子在纸张上完成附着。现在包装印刷企业的包装装潢印刷品大多使用涂布白板纸、木浆挂面白板纸、普通箱板纸、木浆挂面箱板纸、牛皮纸和白卡纸。由于不同造纸厂的生产工艺的差异,造成纸张的表面白度和平滑度的-差异。因此,印-在压印的瞬间,油墨连接料中流动性高的低分子部分被压入纸张较大的孔隙内,连接料开始从油墨中分离。当油墨的颜料含量高,在墨膜内便可形成大量的细小毛细管,这些大量的细小毛细管保留连接料的能力,比纸张表面的纤维间隙吸收连接料能力大得多。当颜料的含量低,就会出现油墨附着在纸张的表面上,致使连接料大部分进入纸张的空隙之中,造成承印物上的墨膜偏薄,颜料颗粒露,致使后的色彩不鲜艳。
中国金属活字的早期记载,见于元代科学家王祯1260-1330在《造活字印书法》1298:“近世又铸锡作字,以铁条贯之,作行,嵌于盔内,界行印书,但上项字样,难以使墨,率多印坏,所以不能久行。”
元朝1271-1368年已有双色红、黑套印之书籍。
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年,浙江奉化县尹马称德,用十万木活字,排印《大学衍义》四十三卷二十册。
明代用木活字排印的印刷物包括《壁水群英待问会元》、《四友斋丛说》、《晏子春秋》、《小字录》、《栾城集》等。
明朝时期1368-1644年,出现了双色、四色套印的印刷品,能印出多层次的彩色印刷品。
15世纪中叶,约翰·谷登堡1397-1468从1436年开始研究活字印刷,1440年制成螺旋式手板木质印书机,1445年开始设厂印书。直到1477年几乎传遍了欧洲并在欧洲流行开来,成为现代印刷术的起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