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设备内作业必须严格执行《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gb8959-88、《厂区设备内作业安全规程》hg23012-1999等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安全技术措施。
2.1 安全隔离
安全隔离就是将所要检修的化工设备,在作业之前必须采取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等方式与系统运行设备、管道,进行-隔离,不能用水封或阀门等代替,防止阀门关闭不严或操作失误而使易燃、易爆、有毒介质窜入检修设备内,-作业人员安全。
2.2 切断电源
化工设备磨煤机、搅拌机、造气炉等,运转机械装置设备,进入内部检修作业之前,必须将传动皮带缷下,或把起动机械的电机电源断开如取下保险丝、拉下电器闸刀等,并上锁,使在检修中的运转设备不能启动,并在电源处持“有人检修、禁止合闸”的-牌。
2.3 取样分析
进入化工设备内作业,必须预先办理《进塔入罐作业-》,并严格执行审批手续,审批人员应到现场认真检查,落实安全措施;对检修的设备采取一系列工艺处理,如隔离、转换、中和、清洗、吹扫等。凡用惰性气体一般为氮气置换过的设备,入罐前-空气转换出惰性气体,然后进行取样分析;对罐内空气中的氧含量进行测定,符合安全标准,检修人员才能入内;若在罐内进行动火作业时,除要求氧含量在18%~21%的范围内,罐内空气中的可燃物含量必须符合动火规定;若罐内介质有毒,还应测定罐内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要低于其1高允许浓度;对涂漆、除垢、焊接罐内通风换气,并按时间要求取样分析,发现超标情况、-停工处理。
2.4 用电安全
罐内作业所使用的照明、电动工具必须是安全电压,填料塔厂供应,在干燥的罐内,电压应小于36v;在潮湿环境或密闭好的容器内,安全电压应小于12v;若有可燃性物质存在,还应符合防爆要求。电动工具要有-接地,严防漏电现象发生。
2.5 个人防护
进罐作业检修人员,必须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以及对化工设备内的介质有所了解,针对不同介质穿戴不同劳动防护用品,如特殊的情况下戴防毒-入罐,并严密监视罐内情况变化,上海填料塔厂,限定罐内作业时间,进行交替作业,减少在塔内停留时间。
2.6 现场监护
进入设备内检修时,设备现场必须至少有2人进行专门监护,监护人要熟悉设备内介质的毒性、中毒-,火灾和爆1炸性,根据介质特性备齐急救器材、防护用品。监护人所站位置能看清设备内作业人员作业情况。监护人除了向制备内递送工具、材料外,不得从其他工作,更不能擅离岗位,发现设备内有异常时,立即召集急-员进行紧急救护。凡进入设备内抢-员,必须根据现场情况穿戴好个人劳动保护用品,-自身安全,-允许未采取任何个人防护而冒险进入设备-。
2.7 现场急救措施
在意外事故发生后,能及时、迅速、正确地对-人员进行抢救,以及对事故现场进行处理。因此,在作业之前做好应急救援准备工作,接触有毒、缺氧的化工设备,应备有劳动保护用品、消防器材隔离式防毒-、灭火器。接触酸、碱等介质应备有清水,医生和救护车辆。
2.8 与应急救援
经常开展安全-活动,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知识培训教育,不断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防范技能。作业之前,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
我国化工装备经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重大技术研制成果。其中的催化裂化、加氢精制、聚乙烯等主要生产装置所需的关键装备,已达到了国际-水平。减少了我国对化工装备进口的依赖度,降低了建设投资和生产成本,对促进石化工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国外相比,我国化工装备还有不少差距,主要是化工生产技术进步与设备技术开发脱节,重大设备的软件技术开发差距较大:设备技术开发跟不上工艺技术发展的速度,重工艺、轻设备的现象存在;基本上停留在模仿开发的地步,开发具有自主-的专有技术的能力弱;设备开发还不能做到化、系列化;设备设计和制造水平、设备和-性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化工工艺的进步和发展,对化工装备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大装备的开-度,掌握装备的-,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的装备,做到性能-、-、节能、经济安全,满足化学工业的发展需求。
q235a是屈服强度为235的碳素结构钢,轻度较高,塑性较好,常轧制成各种型钢、钢管、钢筋等,制成各种钢构件、冲压件、焊接件及不重要的轴类、螺钉、螺母等q345是屈服强度不低于为345的低合金高强刚,用于桥梁,船舶,压力容器,车辆等20钢,是碳含量在0.2%的-碳素钢,有-的冲压性能和可焊接性能,常用来制造受力不大,韧性要求较高的的中小结构件或零件,如焊接容器,螺钉,螺母,杠杆,轴套等,如果经过渗碳及随后热处理,可用来制造凸轮,齿轮,摩擦片等,以-这些零件表面硬而耐磨,心部仍保持-的韧性要求45钢是碳含量在0.45%的 -碳素结构钢,强度较高,填料塔厂家,综合力学性能-,填料塔厂家,淬透性低,经调质处理后,可获得-的综合力学性能,用来制作齿轮连杆,轴类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