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箍机验收程序
(1)依据订货合同核对发1票、货运单、设备型号、规格和价格,按货运单初步检查包装箱完整情况,件数是否符合。若发现问题应立即向承运单位及生产厂提出质询索赔或拒付货款。
(2)开箱检验,以说明书、装箱单、合格证核实所有物品的种类,并认真填写开箱检验单,备作索赔依据。
(8)弯箍机技术检验。对整体装运的设备,需安装的应安装-,对解体装运的应及时开箱组装,使其及早达到试车状况,按相应的标准验收。
数控弯箍机技术检验分外观检验、空运转检验及负荷检验三种。对验收复杂及重点施工机械要事先制定试验方案。试验应遵守走合期规足,不允许进行满负荷及超负荷试验。
(4)认真填写机械设备检查验收记录表,并收入设备“单机弯箍机技术档案”
弯箍机刀具的选用有哪些基本原则?
铣刀的选择是弯箍机加工工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影响弯箍机铣床的加工效率,而且直接影响加工。另外,弯箍机铣床主轴转速比普通铣床高,数控全自动弯箍机,且主轴输出功率大,弯箍机,因此与传统加工方法相比,弯箍机加工对刀具不仅要-度高、强度大、刚性好、-,而且要求尺寸稳定、安装调整方便。这就要求--材料来制造弯箍机加工刀具,并合理选择刀具结构、几何参数,以满足弯箍机加工的需要。
刀具的选用应考虑工件材质、加工轮廓类型、弯箍机允许的切削用量和刚性以及刀具使用寿命等因素。选用的一般原则如下:
(1应优先选择通用的标准化刀具,-是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
(2)为了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和-性,应尽量选用由各种-、率、长寿命的刀具材料制成的刀具,例如使用各种超硬材料刀具、硬质合金刀具、涂层刀具、陶1瓷刀具、cbn刀具等。
(3)为了集中工序,提高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应尽可能采用复合刀具。其中,以孔加工复合刀具的使用为普遍。
(4)应尽量采用各种刀具,例如可转位钻头、四刃钻、硬质合金-铰刀、波形刃立铣刀、可转位螺旋齿立铣刀(玉米铣刀、模数铣刀和热管式刀具等)。
(5)应尽量使用不重磨可转位刀片,少用焊接式刀片,以减少刀具磨损后的更换和预调时间。
弯箍机加工进给路线是如何确定的呢?
数控弯箍机进给路线是刀具在整个加工工序中的运动轨迹,即刀具从对刀点(或机床固-)开始进给运动起,直到结束加工程序后退刀返回该点及所经过的路径,包括了切削加工的路径及刀具切人、切出等非切削空行程。加工路线是编写程序的重要依据之一。在确定加工路线时1好画一张工序简图,将已经拟定出的加工路线画上去(包括进、退刀路线),这样可为编程带来不少方便。常用的进给路线方法的选择如下:
(1)1短的空行程路线:巧用起刀点。所示采用矩形循环方式进行粗车的一般情况示例,其对刀点a的设定是考虑到精车等加工过程中需方便地换刀,故设置在离工件较远的位置处,全自动钢筋弯箍机,将起刀点b与其对刀点a重合在一起,将起刀点b与对刀点a分离,刀具从对刀点a快速移动至起刀点b后再开始进行循环粗加工。显然,所示的空行程路线短,进给路线也短,可大大节省在加工过程的执行时间。
合理安排回零”路线。在手工编制复杂轮廓的加工程序时,为简化计算过程,便于校核,程序编制者(-是初学者)有时将每一刀加工完成后的刀具终点,通过执行回零”指令,钢筋全自动弯箍机,使其全部返回到对刀点.然后再执行后续程序。这样会增加走刀路线的距离,降低生产效率。因此,在弯箍机合理安排“回零”路线时,应使-刀的终点与后一刀的起点间的距离尽短,或者为零,以满足1短进给路线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