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铝料的前提下,需要考虑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可抗拒因素:
1.机床本身的稳定度。如果不是新机床或者机床进过大量的加工没有进行调试的情况下,会出现机床本身所造成的尺寸误差。造成机床本身误差有以下几个因素:
机械方面:
a.伺服电机与丝杠之间松动。
b.滚珠丝杠轴承或螺母磨损。
c.丝杠与螺母之间润滑不足。
电气方面:
a.伺服电机故障。
b.光栅尺内部有污垢。
c.伺服放大器故障。
系统参数方面可进行pmc恢复,所以略去不提。
2.工件加工后冷却变形。这个基本上无法避免,在加工时尽量注意冷却液的使用,以及在进行在位测量时,注意冷却后的工件变形。
二、可避免因素:
1.加工工艺
其实大部分的实际加工误差都是由加工工艺不合理导致,在-基本加工工艺(如铣削数控加工的“先粗后精、先面后孔、先大面后小面”或者夹具使用中“减少装夹次数,尽量采用组合夹具”等基本加工工艺细节)的基础上,尽量减少铁屑对铝件造成的加工误差,因为铝件很软,排除的铁屑很容易使铝件造成加工误差。比如,车床件,打深孔尽量使用g83指令,使铁屑可以排出,而不是g73指令。
qq图片20190110114937.png
2.切削三要素:切削速度vc、进给量f、切削-ap与刀具补偿
这方面实在是不好细说,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在-加工和刀具磨损的前提下,调整参数充分发挥刀具切削性能,使切削效率,加工成本。在数控车床中,还有刀头磨损补偿等要素。
3.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中的数值计算
在手工编程中,计算出现误差也是常见状况,不过现在大部分生产都是自动编程。
4.对刀
对刀不准确也是造成尺寸误差的因素,尽量选择好的寻边器,如果机床有自动对刀器那就-了,如果没有寻边器试切吧,这就是操作经验了。
数控车床车件加工是人类进行生产劳动的重要工具,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普通钻攻中心经历了近两百年的历史。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自动化,数控机床精密机械与丈量等技术的发展与综合应用,生产了机电一体化的新型数控机床一一数控加工机床。一经使用就显示出了-的-性和-生命力,使原来不能解决的许多问题,车床件加工,找到科学解决的途径。数控加工机床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数控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轨迹,进行自动加工的机电一体化的加工装备,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数控加工已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制造业中,加工中心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一个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加工中心是数字顺序控制数控机床的简称,集通用性好的型数控机床、加工精度高的精密型数控机床和加工-的-型数控机床的特点于一身,国内使用量大,覆盖面广的一种钻攻中心。要学好数控加工机床理论和操作,就必需勤学苦练,从平面几何,三角函数,机械制图,普通数控机床的工艺和操作等方面打好基础。
数控车床五金件的冲模方式介绍
车床件冲压的冲模方式介绍 冲模是冲压生产中必不可少的模具。冲模基本上可分为简单模、连续模和复合模三种。
1、车床件简单冲模 简单冲模是在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只完成一个工序的冲模。即是落料或冲孔用的简单冲模。工作时条料在凹模上沿两个导板之间送进,碰到定位销为止。凸模向下冲压时,冲下的零件(或废料)进入凹模孔,而条料则夹住凸模并随凸模一起回程向上运动。条料碰到卸料板时(固定在凹模上)被推下,这样,条料继续在导板间送进。重复上述动作,冲下第二个零件。
2、车床件连续冲模 冲床的一次冲程中,在模具不同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称为连续模。工作时定位销对准预先冲出的定位孔,上模向下运动,凸模进行落料,凸模进行冲孔。当上模回程时,cnc车床件,卸料板从凸模上推下废料。这时再将坯料向前送进,执行第二次冲裁。如此循环进行,每次送进距离由挡料销控制。
3、车床件复合冲模 在一次冲程中,在模具同一部位上同时完成数道冲压工序的模具,称为复合模。复合模的大特点是模具中有一个凸凹模。凸凹模的外圆是落料凸模刃口,内孔则成为拉深凹模。当滑块带着凸凹模向下运动时,条料首先在凸凹模1和落料凹模中落料。落料件被下模当中的拉深凸模顶住,滑块继续向下运动时,凹模随之向下运动进行拉深。顶出器和卸料器在滑块的回程-拉深件推出模具。复合模适用于产量大、精度高的冲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