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据负载配继电器模块
如果是继电器模块工作电流分为两种,一是吸合电流,当电流小于额定吸合电流继电器模块就不能正常吸合。二是维持电流,当电流小于额定维持电流继电器模块就会断开。
如果是继电器模块触点电流的话,一般都只标明电流和电压,但是任何触点都有接触电阻,当电流大接触电阻可以忽略不计,而电流很小时接触电阻就成问题了,所以在继电器模块选型时要-注意。
国内大多数继电器模块负载能力,只标纯阻性负载,这给用户在选择继电器模块负载时,产生二种误解,导致选型失误。误解之一是:用户实用的往往不是纯阻负载,而是感性的、灯的、电机的或容性的负载,负载大小等同或接近于阻性负载;误解之二是:负载可以从低电平到额定负载,均能适应。应该-,能-转换10a阻性负载的继电器模块,不可转换10a的感性负载,不一定能-转换10ma的负载。因为不同性质负载条件下的电接触失效机理是截然不同的。应该强调,触点故障是继电器模块失效的主要原因。正确理解触点在不同负载类型、不同负载大小条件的电接触特性、失效现象及失效机理,统一制造方与用户的认识,对提高继电器模块工作的-性,尤为重要。制造厂应改进触点负载的标识、内容,对不同负载类型应分别标注。
1.白炽灯——由于白炽灯钨丝冷态电阻很小,接通瞬间的浪涌电流-稳态电流15倍。如此大的浪涌电流会使触点迅速烧蚀,甚至产出熔焊失效。一般可串入限流电阻来减少浪涌电流。
2.电机负载——电动机静止时输入阻抗很小,启动瞬间浪涌电流很大。电流注入后,电流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当电动机启动后,产生内部电动势,致使触点电流趋于减小,关断时,触点间出现反电势,常常会引起拉弧,造成触点烧蚀。不过,电机是缓慢地停下来,电机内部贮存的电磁能,动能转换成热能消耗掉一部分,反电势不会太高。
很多初学电工的朋友对接触器比较熟悉,了解它的用途和性能,但一提到中间继电器就有些发懵,不知道中间继电器是干什么用的,而且有些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外观也很接近。如下图:接触器和中间继电器其实中间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结构和原理也基本相同,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接触器有能通过较大电流的主触点,可以控制电机等负载的主回路电流。而中间继电器的触点容量一般比较小,换句-就是没有主触点,全是辅助触点,特点是触点比较多。
所以,中间继电器一般都是用在控制回路当中。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作用是什么能?中间继电器用于继电保护与自动控制系统当中,增加触点的数量和容量,在控制电路中传递中间信号。比如,一个电路当中,某台接触器只有两组常开辅助触点,但这个电路中却需要用到这个接触器三组常开辅助触点,不够用,怎么办?
就可以加入一台带有多个常开触点的中间继电器,利用接触器的其中一组常开触点控制中间继电器线圈,当接触器得电吸合,常开触点闭合,中间继电器也就跟着吸合,然后再利用中间继电器的常开触点充当接触器辅助触点。这就是增加了触点数量。小型中间继电器再比如,晶体管型plc输出电流一般很小,0.3安左右,如果用这个电流去驱动一台比较大的接触器,容量就不够了,那就可以加入一台小型中间继电器,用这0.3安电流驱动中间继电器线圈,中间继电器触点容量一般有5安,可以用中间继电器触点再去驱动接触器线圈。
这样转换一下,就是增加容量。中间继电器还可以实现电压的转换。比如,plc输出直流24v,但需要驱动的负载是交流220v的电压,比如接触器,怎么办?加入dc24v线圈电压的中间继电器,plc输出控制中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触点接220v交流电控制负载。
3.感性负载——电感器、电磁铁、接触器线圈、轭流圈等都是感性负载。接通瞬间,电磁线圈有抑制电流上升的功能,不会出现浪涌电流;但关断时,贮存在电磁线圈中的电磁能通过触点间燃弧消耗掉,这将导致触点烧蚀,金属转移、沾结。采用rc网络、二极管,压敏电阻等触点保护装置可减少触点的烧蚀。
4.容性负载——容性电路的充电电流可能非常大,开始时,电容器类似短路,其电流仅受线路电阻的---。有时,用户并未意识到其负载是容性的,欧姆龙继电器模组型号,实际上,长的传输线、消除磁干扰的滤波器、电源等都是强容性的。串联限流电阻,可以减少接通瞬间的浪涌电流。
5.直流负载——直流负载比交流负载难断开,因为电压不过零,触点开断瞬间,即产生电弧,且由于外加电压持续保持,只有电弧被拉长,不能自持而熄灭。电弧热能会使触点---烧损。直流负载继电器模块触点间隙应设计大些。灭弧措施也经常被采用。
6.低电平——低电平一般指开路电压为10~100mv;触点转换电流为微安级到10ma。由于吸附在触点表面的有机物、化合物,难以在转换负载时消除,导致触点接触电阻大而不稳定,触点压降递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选择软化电压低的触点材料;表面镀1到3u的金。从工艺上-触点表面洁净;控制继电器模块内部有害气体的含量。但继电器模块成本将大幅度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