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导管在灌注前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达到顺直、密闭、不漏水,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导管直径采用300mm。在导管管壁与法兰之间焊短钢筋斜撑,防止导管卡钢筋笼而造成钢筋笼拔起的事故。灌注前再次探测孔底沉淀厚度,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利用高压水进行清底,使之符合设计要求。导管下口距孔底保持0.25~0.4m左右。
冲孔灌注桩导管提升高度就是:每次要提管拆卸导管时要提升,但又不能把导管提出砼面,要控制导管的埋置-,就要控制导管的提升高度,至少导管要埋深1.5米以上,对十几米的孔深,小口径的的桩,现在都用商砼,一般都一次灌完再提升导管,但对大口径,西宁导管,-深的桩就要注意导管提升高度的问题。
根据导管孔的大小算出来1方混凝土理论上升的高度,然后用实际导管的长度减去浇注混凝土理论上升的高度就能知道导管的埋深了,然后根据规范中的不要超过埋深的长度适当拔导管就行了。
---混凝土灌注正常后,必须连续进行,不得中断。否则先灌进的混凝土达到初凝,将阻止后灌进的混凝土从导管中流出,造成断桩。同时在灌注过程中,应经常用测锤探测混凝土面的上升高度,金属导管,确认导管埋深,并适时提升、逐级拆卸导管,保持导管的公道埋深。此时要留意,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出现不返出浆时可以适当缓慢向上提拔震动导管,迫使混凝土灌注。当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桩机导管,宜使导管埋得较深。提管过程中要缓缓上提,如过猛易使导管被拉断。所以埋管-一般应控制在2到6m,或使用附着式震捣器,使导管四周的混凝土不致过早的初凝。同时应留意灌注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