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装置涉及的安全间距问题
独立防雷装置与被保护设施的安全间距
gb 50057—2010在4.2.1条对类山西防雷建筑物采用独立防雷装置时给出了被保护建筑物与防雷装置在空气中和土壤中的间隔距离要求。现实情况是以独立接闪杆为代表的独立接闪装置被广泛应用在非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中。由于没有针对独立接闪杆应用在非类防雷建筑物的明确规定,使得独立接闪杆的应用很不规范。这种情况不仅在经济上造成了浪费,也在工程中留下了安全---。
独立防雷装置必须---组成整套装置的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与被保护建筑物及进出该建筑物的各管道、电缆等在空气中和土壤中均保持不小于3 m的间隔距离。
防雷检测实施中存在的两大问题值得注意
(1)接地电阻测试值小于标准值较好。假设电压极与被测接地极的距离小,则测量的接地电阻值就比实际值小。在施工现场测量建筑物接地电阻,由于相邻建筑物、道路的妨碍,电流极和电压极的位置难以按规定的要求布置,往往是哪里能打下电压、电流辅助极就往哪里插,如此一来就无法---防雷检测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2)暗敷的引下线检测要有科学性。防雷检测施工过程中一般先对引下线(柱的主筋)进行外观验收,然后从屋顶引线测量接地电阻值。以此值的大小来判断引下线的导电情况。这种方法存在下列问题:在整个避雷装置已形成整体后,检测结果只能反映所有引下线并联时通断状态,电压、电流辅助极测点不容易找准,这会引起较大的防雷检测测量误差。防雷检测时应使用卷尺测量每相邻两根引下线直间的距离,建筑防雷设计,记录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庐山区防雷,每根引下线为一个监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防雷接地的电阻标准是多少?
一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工频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二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要求:每根引下线的接地电阻不小于10ω,防---雷接地装置宜和防雷电感应、电气设备、信息系统等共用接地装置。 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和绝缘子铁脚、金属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架空和直接埋地的属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应就近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当不相连时,防雷接地安装,架空管道应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建筑物,引人、引出该建筑物的金属管道在进出处应与防雷的接地装置相连对架空金属管道尚应在距建筑物约25m处接地一次,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三类防雷措施要求:每根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属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