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陷特征
经检查成桩混凝土强度低于设计要求,有的桩混凝土振捣不密实,有蜂窝、空洞、夹泥、离析等缺陷,影响成桩的。
2原因分析
1混凝土用的原材料差,如使用小水泥厂生产的水泥, 强度不稳定,砂、石子级配-,含泥量大于3%;混凝土搅拌不按配合比计量,搅拌不均匀。
2灌注工艺不当,没有分层灌注、分层振捣密实。
3灌混凝土的漏斗位置歪斜,灌混凝土时斜落碰撞桩壁使土掉落在混凝土中而夹泥。有的后放钢筋笼,且吊放位置不直,碰落孔壁土层掉在混凝土上造成断层。
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一种施工成本低、施工操作简单、无振动及噪音及挤土效应的混凝土技术。
目前,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领域。大量实践案例表明,冲击钻孔灌注桩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及较强的稳定性,即混凝土浆液渗透至土层深处,冲击钻孔灌注桩,能使土层与灌注桩体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使地基牢固-,同时灌注桩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从而对土层产生压实效果;冲击钻孔灌注桩对土层起着较好的渗透、压密及劈裂作用,且三者间的相互作用能使土层稳固。
冲击钻孔灌注桩的施工环境极其-,因此应用过程势必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见,加强对冲击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进场水泥要核查出厂合格证, 检验水泥的稳定性和强度,如储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结块的水泥,须复试后按复试标号应用。选用洁净的中粗砂,选用级配-且含泥量不大于2%的石子。
2搅拌混凝土配合比应按要求的强度等级、施工的坍落度、原材料由试验室从多组试配比中选取-、价格低、利于施工的配合比。正确计量,每盘混凝土的材料重量偏差不宜超过下列规定:水泥、外掺混合料;2%;粗、细骨料:3%;水及外加剂溶液:2%。
3搅拌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强制式搅拌机;掺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4)灌注混凝土时,每次浇注高度不得大于1.5m。应随浇随振动,-振捣密实。
5)灌混凝土的漏斗必须放正,-混凝土垂直下落。钢筋 笼安放必须吊直轻放,防止碰撞孔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