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进场水泥要核查出厂合格证, 检验水泥的稳定性和强度,如储存期超过3个月或受潮结块的水泥,须复试后按复试标号应用。选用洁净的中粗砂,选用级配-且含泥量不大于2%的石子。
2搅拌混凝土配合比应按要求的强度等级、施工的坍落度、原材料由试验室从多组试配比中选取-、价格低、利于施工的配合比。正确计量,每盘混凝土的材料重量偏差不宜超过下列规定:水泥、外掺混合料;2%;粗、细骨料:3%;水及外加剂溶液:2%。
3搅拌混凝土时,应优先选用强制式搅拌机;掺外加剂时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4)灌注混凝土时,每次浇注高度不得大于1.5m。应随浇随振动,-振捣密实。
5)灌混凝土的漏斗必须放正,-混凝土垂直下落。钢筋 笼安放必须吊直轻放,防止碰撞孔壁。
1 、护筒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20mm,护筒的倾斜度不大于1% ;
2、 护筒一般用4~8mm钢板制作,其内径应大于设计桩径200mm,其上部开设1~2个溢浆孔;
3 、护筒的埋设-:在粘性土中不宜小于1.5m;砂土中不宜小于2.0m;护筒顶端高出地面30cm。
护筒作用:保护孔口、定位导向,隔离地表水、保持孔内水头高度,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防止塌方,固定钢筋笼等。
冲击钻成孔灌注桩施工桩孔终孔,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会同甲方及现场监理共同对孔径、孔深、桩孔垂直度及孔底沉渣等各项指标,依据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检查、验收,达到要求即可转入下一道工序。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及设计要求,执行如下标准:
1、桩位中心允许偏差不大于50mm;
2、孔径不小于设计桩径;
3、孔深不小于设计孔深;
4、桩孔垂直度偏差应小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