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匀化退火
亦称扩散退火。应用于钢及非铁合金如锡青铜、硅青铜、白铜、镁合金等的铸锭或铸件的一种退火ti-9%mo合金方法。将铸锭或铸件加热到各该合金的固相线温度以下的某一较高温度,长时间保温,扳轴热处理,然后缓慢冷却下来。均匀化退火是使合金中的元素发生固态扩散,来减轻化学成分不均匀性偏析,主要是减轻晶粒尺度内的化学成分不均匀性晶内偏析或称枝晶偏析。均匀化退火温度所以---,是为了加快合金元素扩散,尽可能缩短保温时间。合金钢的均匀化退火温度远高于ac3,通常是1050~1200℃。非铁合金锭进行均匀化退火的温度一般是“0.95×固相线温度(k)”,均匀化退-加热温度高,保温时间长,所以热能消耗量大。
再结晶退火。用以消除金属线材、薄板在冷拔、冷轧过程中的硬化现象硬度升高、塑性下降。加热温度一般为钢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50~150℃ ,塔形轮热处理,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加工硬化效应使金属软化
。石墨化退火。用以使含有大量渗碳体的铸铁变成塑性---的可锻铸铁。工艺操作是将铸件加热到950℃左右 ,保温一定时间后适当冷却 ,使渗碳体分解形成团絮状石墨。
扩散退火。用以使合金铸件化学成分均匀化,提高其使用性能。方法是在不发生熔化的前提下 ,将铸件加热到尽可能高的温度,青岛热处理,并长时间保温,待合金中各种元素扩散趋于均匀分布后缓冷。
去应力退火。用以消除钢铁铸件和焊接件的内应力。对于钢铁制品加热后开始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以下100~200℃,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即可消除内应力。
退火是为了消除塑料制品的内应力或控制结晶过程,将制品加热到适当的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而后慢慢冷却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