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散热量计算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闭式小室内测试采暖散热器简称散热器,暖气片单位时间散热量简称散热量的原理、装置、方法、要求和数据的整理。本标准适用于以热水或蒸汽为热媒的采暖散热器。
2、术语
2.1辐射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部分靠辐射放热的称辐射散热器。
2.2对流散热器在采暖散热器中,几乎完全靠自然对流放热的称对流散热器。
3、测试原理
3.1散热器的散热量散热器的散热量应由下式求得: q=gp(h1—h2) 式中:q——散热器的散热量,空调热水盘管厂家,w; gp——热媒的平均流量,kg/s; h1——散热器进口处热媒的焓,j/kg; h2——散热器出口处热媒的焓,j/kg。注:h1、h2的数值系根据被测散热器进出口热媒的温度和压力,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年版《供暖通风设计手册》中查得。
3.2热媒参数的测量 3.2.1热媒为热水时,当热水温度低于-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当热水温度高于-压力下水的沸点温度时,则应测量散热器进口和出口处的水温和压力,或测量其中一处水温及散热器进出口的热水温差和压力差。 3.2.2热媒为蒸汽时,应测量散热器进出口处蒸汽的压力和温度,散热器进口处的蒸汽应有2~5℃的过-,测试时被测散热器流出的应仅为凝结水,凝结水温度与散热器进口处蒸汽压力下饱和温度之差不得超过1℃。 3.2.3热媒温度系指散热器进出口处的温度。如不可能在该处测量时,则测温点与散热器进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得大于0.3m。应对这段管道严格保温,并在计算散热量时减去这部分散热量。保温层应延伸到测温点之外0.3m以上。 3.2.4热媒参数测量的准确度应符合以下要求:流量:±0.5% 温度:±0.1℃ 压力:±1%压差:当压差大于1kpa时±5% 当压差小于1kpa时±0.05%kpa
冷却空气分配对空冷凝汽器单排翅片管换热性能的影响
冷却空气分配对空冷凝汽器单排翅片管换热性能的影响
针对1000mw机组空冷凝汽器(acc)所采用的单排翅片管,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软件,对迎面风速不同分布方式下翅片管的流动换热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不同迎面风速分布对单排翅片管空气侧换热系数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迎面风速沿蒸汽流动方向逐渐降低的分布方式,可以提高翅片管的换热系数,空调热水盘管供应商,有利于翅片管换热;呈抛物线分布的迎面风速优于直线分布的迎面风速。
测试装置和要求
测试装置测试装置应包括: a、安装被测散热器的闭式小室; b、小室六个壁面外的循环空气或水夹层; c、冷却夹层内循环空气或水的设备 d、供给被测散热器能量的热媒循环系统。此系统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e、检测和控制的仪表及设备。
闭式小室的要求小室内部的净尺寸应为: 地面:(4±0.2m)×(4±0.2m) 高度:2.8±0.2m 小室在任何情况下应为气密的。 小室的内表面应涂不含金属涂料的油漆。 小室采用空气冷却时,其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小室周围应设夹层,空调热水盘管生产厂家,夹层内应维持稳定的温度环境。小室的四壁、门、窗若采用、屋顶和地面的热阻偏差应在20%以内。 小室门应直接对着夹层外门。夹层外门必须气密,并宜具有和夹层墙相同的热阻。夹层-护层的墙、屋顶和地面总热阻应大于或等于1.73m3.k/w。 夹层内由可控温的送回风系统形成的循环空气,使小室的六个面得到均匀冷却。夹层的宽度宜为0.5m不得小于0.3m;夹层内冷却空气的平均速度宜为0.1~0.5m/s。 采用水冷却时,空调热水盘管,小室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冷却水的循环方式应使小室表面温度均匀。 安装被测散热器的墙壁内表面,应在整个宽度离地面1.25m的高度内贴以保温板,保温板的厚度宜为6mm,其热阻应为0.05±0.05m2.k/w。板的外表面若刷油漆,应采用不含金属涂料的油漆。冷却水的总流量应不小于6000kg/h,每面墙的水流量应可分别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