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石锯片在切割石材的过程中,会受到离心力、锯切力、锯切热等交变载荷的作用。由于力效应和温度效应而引起金刚石锯片的磨捐损。
力效应:在锯切过程中,金刚石锯片要受到轴向力和切向力的作用。由于在圆周方向和径向存在力的作用,使得金刚石锯片在轴向呈波浪状,在径向呈碟状。这两种变形都会造成岩石切面不平直、石材浪费多、锯切时噪音大、振动加剧,造成金刚石结块早期破损、金刚石锯片寿命降低。
温度效应:传统理论认为:温度对金刚石锯片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导致结块中的金刚石石墨化;二是造成金刚石与胎体的热奕力而导致金刚石颗粒过早脱落。新研究表明:切割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主要传入结块。弧区温度不高,一般在40~120℃之间。而磨粒磨削点温度却较高,一般在250~700℃之间。而冷却液只降低弧区的平均温度,对磨粒温度却影响较小。这样的温度不致使石墨炭化,却会使磨粒与工件之间摩擦性能发生变化,并使金刚石与添加剂之间发生热应力,而导致金刚石失效机理发生---性弯化。研究表明,温度效应是使金刚石锯片破损的影响因素。
如何通过细节挑选锯片:
1.首先侧看金刚石切割片上的刀头是否在同一直线上
如果刀头不在同一直线上,说明刀头尺寸大小并不规则,可能有的宽有的窄,这样会导致切割石材时,切割不稳定,影响锯片。
2.观察焊缝与基体是否焊接紧密
焊缝与基体之前在铜焊之后会有一条焊缝,如果刀头底部弧形面与基体完全融合,就不会有缝隙,有缝隙说明金刚石切割片上的刀头与基体没有完全融合,主要是因为刀头底部弧形面打磨的时候不均匀。
3.测量金刚石切割片的重量
金刚石切割片越重越厚实越好,因为锯片重的话,切割时候惯性力越大,切割越平稳。一般来说350mm 金刚石切割片应在2公斤左右,400mm金刚石切割片在3公斤左右。
金刚石与一般的金属及其合金之间具有---的界面能,致使金刚石不能被一般的低熔点合金所浸润,可焊性极差。目前主要通过在铜银合金焊料中添加强碳化物形成元素或通过对金刚石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来提高金刚石与金属之间的可焊性。
活性钎料法
焊料一般用含ti的铜银合金,不加助熔剂在惰性气体或真空中焊接。常用的钎料成分ag=68.8wt%,cu=26.7wt%,ti=4.5wt%,常用的制备方法是电弧熔炼法和粉末冶金法。ti作为活性元素在焊接过程中与c反映生成tic,可提高金刚石与焊料的润湿性和粘结强度。加热温度一般为850℃,保温10分钟,进口金刚石锯片,缓冷以减小内应力。
表面金属化后焊接
金刚石表面的金属化是通过表面处理技术在金刚石表面镀覆金属,使其表---有金属或类金属的性能。一般是在金刚石的表面镀ti,ti与c反应生成tic,tic与ag-cu合金钎料有较好的润湿性和结合强度。目前常用的镀钛方法
有:真空物---相沉积pvd,主要包括真空蒸发镀、真空溅射镀、真空离子镀等,化学气相镀和粉末覆盖烧结。pvd法单次镀覆量低,镀覆过程中金刚石的温度低于500℃,镀层与金刚石之间是物理附着、无化学冶金。cvd法ti与金刚石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强力冶金结合,反应温度高,损害金刚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