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铸钢件性能的影响
铸钢件的性能除了取决于化学成分、铸造工艺以外,非标合金钢铸件,还可以借助不同的热处理方式使其具有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热处理工艺的总的目的是提高铸件、减轻铸件重量、延长使用寿命和降低成本。热处理是提高铸件的力学性能的重要手段;铸件的力学性能则是判断热处理效果的重要指标。除了下面几个性能以外,铸造厂在对铸钢件进行热处理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加工程序、切削性能和铸件的使用要求等因素。
在铸钢成分相同的条件下,经过不同热处理工艺后的铸钢件的强度均有提高的趋势。一般来讲,碳钢铸件和低合金钢铸件在经过热处理以后,它们的抗拉强度可以达到414mpa-1724mpa。
铸钢件的铸态组织粗大、塑性偏低。经过热处理以后,它的组织细化、塑性也会相应提高。尤其是在调质处理淬火+高温回火以后的铸钢件的塑性会得到明显的---。
铸钢件的韧性指标常常以冲击试验进行评定。由于铸钢件的强度和韧性是一对矛盾的指标,因此,铸造厂必须进行综合考虑来选定合适的热处理工艺,以便达到客户所要求的综合的力学性能。
在铸钢的淬透性相同的时候,热处理以后的铸钢件的硬度可以大概反映出铸钢件的强度。因此,硬度可以作为估计铸钢热处理以后性能的直观指标。一般来讲,碳钢铸件在经过热处理以后的硬度可以达到120hbw-280hbw.
碳钢铸件的热处理
碳钢铸件通常采用的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正火或者正火+回火。经过正火处理的铸钢,其力学性能比退火状态的铸钢稍微高一些。由于组织转变时的过冷度比较大,硬度也会高一些,而且,其切削性能也比较好。
对于含碳量高,并且形状复杂的碳钢铸件,合金钢铸件,为了消除残留应力和---韧性,可以在正火后进行回火处理。回火温度一般以550℃ - 650℃为宜,山东合金钢铸件,然后在空气中冷却。
当含碳量高于0.35%的时候,铸造碳钢件也可以采用调质淬火+高温回火处理。小型的碳钢铸件可以有铸态直接进行调质处理;大型或者形状复杂的碳钢铸件则应该在正火后再进行调质处理。
珠光体耐热铸钢的合金元素以铬、钼为主,总量一般不超过5%。其组织除珠光体、铁素体外, 还有贝氏体。这类钢在500~600℃有---的高温强度及工艺性能,它们广泛用于制作 600℃以下的耐热部件,如锅炉钢管、汽轮机叶轮、转子、紧固件及高压容器、管道等。典型牌号有:16mo,15crmo,12cr1mov,砂铸合金钢铸件,12cr2mowvtib,10cr2mo1,25cr2mo1v,20cr3mowv等。
珠光体耐热铸钢件的热处理主要采用正火或者调质处理,以便获得稳定的组织、---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要求的高温工况下的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