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什么设备做调质比较好?
一般多用炉调质:淬火-时间做不到,动作太慢。要是批量大、产品尺寸满足的话,连续炉可能会比较好,出炉到淬火之间的时间一定要控制好
-时间是指从后室到前室以至落入油槽这段时间太长吧?这个问题的确存在,尤其是对装炉致密度较小的薄小零件不利。
虽然多用炉有转移时间,但和井式炉相比要短得多,零件没有氧化和脱碳,冷却效果也好很多,零件一致性-!相当稳定,但受冷却介质的-。不过多用炉调质成本也高。
如果大件,在多用炉效果好,有保护,不会氧化,脱碳!小件我觉得网带是-选择,比如40mm以下长度不超网带的宽度
a.成本低(相对多用炉)
b.产量大
c.稳定
d.工人劳动强度低
在多用炉做调质淬火。加热温度与普通炉子是一样的。优点是保护汽氛加热淬火过程中,工件在炉内受保护汽体的保护。正常情况下产品不易氧化脱碳。炉气碳势设定在0.5就可以。碳势太高炉内容易积炭,也是浪费。碳势太低影响下一炉渗碳产品。
热处理厂为例来说说调质的难度:
1、很多客户材料提供的很不准确,到现在还有送货单写明“碳钢”“冷轧板“弹簧钢”,真是汗颜,每遇到这样的产品,只有磨火花、试回火温度再做,
2、有些零件形状复杂,处于临界尺寸,加之每个热处理厂装备-,如果你淬火温度与淬火剂选择不佳,就会发生开裂或变形;淬火温度选择高,易出现裂纹;调质热处理的评定要求1、热处理责任-组织相关人员对评定数据进行综合判定,评定结果达到要求后,经过半年以上生产后至少重复进行一次评定,检测评定的重现性。保温时间不合理,会加大变形,淬火温度选择低,为保硬度,回火温度降低,虽然硬度合格,但组织性能指标达不到图纸要求。
3、调质处理固然重要,但只是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项工艺,搞好的同时,车床导轨淬火生产线那家好,还必须盯前看后,注意锻造工艺有无问题和后续的机加工的便利,否则都会来找你调质的人,锻造的说你调质技术不好,机加工的说你不行,难加工。
4、有些调质产品用在风电或环境的,产品要求零下30或40度的冲击韧性,说实话,调质的温度、时间、冷却、回火必须达到理想状态方可,如果再遇到材料有夹杂物、偏析之类缺陷,调质就更难了。
总结一下,调质也好,其它淬火也好,只要用心去钻,产品热处理达到图纸要求不难,真正难的是-你所做的产品每一批、每一件从开始试样到后一批零件结束,都是一样的状态才是真正的难点,这也是我国热处理水平与国外差的关健。
零件调质处理后的力学性能特点如何?
1、调质处理是淬火加高温回火的双重热处理。
2、淬火后高温回火的热处理方法称为调质处理。
3、回火索氏体是马氏体于回火时形成的,此时的铁素体已基本无碳的过饱和度,碳化物也为稳定型碳化物。常温下是一种平衡组织。
4、调质淬火时要求工件整个截面淬透,使工件得到以细针状淬火马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通过高温回火,得到以均匀回火索氏体为主的显微组织。淬火后的硬度必须达到该材料的淬火硬度,回火后硬度按图要求来检查。
5、调质处理后屈服点和拉伸强度下降,降低硬度和脆性,延伸率和收缩率升高。消除淬火产生的内应力,取得预期的力学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