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耗标准煤5000吨及以上的企业,应按《节约能源法》规定,开展能源审计和能效评价检验测试,提供准确---的能耗数据和环境污染的基本数据。
开展零售业等流通领域节能减---动。商业、旅游业、餐饮等行业建立并完善能源管理制度,开展能源审计,加快用能设施节能改造。宾馆、商厦、写字楼、机场、车站严格执行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优化空调运行管理。鼓励消费者购买节能型汽车和节能型住宅,推广家用电器、办公设备和照明产品。减少待机能耗,减少使用一次,能源计量标准,严格执行---商品过度包装和超薄塑料购物袋生产、销售和使用的相关规定。
新建公共建筑严格实施建筑节能标准。实施供热计量改造,实行按热量收费。推进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改造,推广应用可再生能源。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严格油耗定额管理,推广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在各级---和教科文卫体等系统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单位建设,创建2000家节约型公共机构。健全公共机构能源管理、统计监测考核和培训体系,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能源计量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规范,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体系建设。
能源审计主要包括策划与组织、现场诊断、现状及节能分析、报告编写及定稿四个流程。
1.策划与组织策划与组织是开展能源审计工作的关键阶段,通过沟通、培训使企业负责人、设备管理人员及员工对能源审计及能源管理工作形成初步认识,消除思想上和观念上的障碍;了解用能单位能源审计的工作内容、要求以及工作程序。取得高层---的支持和参与,组建能源审计小组,制订能源审计工作计划。
1组织及沟通审计团队与企业沟通,采用培训、会议、-等方式,使企业相关方充分了解能源审计的---性、作用、方法、内容,以及企业需求;企业代表向审计人员介绍企业的基本情况、工艺流程、主要用能设备、企业能源管理基础,为后续能源审计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制订审计计划能源审计计划需确认审计边界、审计周期、现场节能诊断及测试行程安排、员工访谈安排等。审计边界原则上包括组织边界及运行边界。组织边界指企业拥有运行控制权的业务单元边界,以组织架构、平面图或文字说明;运行边界指组织边界内所属的,消耗各类能源的设备、活动,如:空调、空压机、生产线、压缩空气的使用。审计周期:一般为一个完整年度。能源审计计划的制订需与委托方充分交流意见,---审计安排与企业需求相一致,便于企业前期进行人员协调及配合。
3成立能源审计小组确认能源审计方案后。审计机构与委托方需分别成立能源审计小组。审计机构审计小组的成员组成应根据用能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通常由具备节能知识、实际经验的工程---组成,包括技术、诊断及测试---等。
4编制仪器计划企业用能设备一般包括电气设备、暖通空调、热力设备、动力设备等。因此,现场诊断阶段,需针对电力参数、环境参数、温度压力参数、流量参数等进行检测,一般需要配置相应的便携式能效诊断仪器。
能源审计流程-现场诊断
深入生产车间、动力车及配电房,按审计工作要求了解企业各用能设备及生产工艺的基本情况。如设备配置及运行状况、能耗与物耗水平、管理状况,调取设备资料、运行记录,并对相关数据进行验证,进行物资盘存。
1工艺流程诊断根据企业生产工艺流程进行审计及诊断,掌握生产工艺中重点用能区域低能效点情况,并了解企业生产工艺细节及各用能环节,河南能源计量,评估是否存在优化空间。
2重点用能设备诊断分系统对各重点用能设备的当前运行工况进行式诊断,并辅以---的能效测试,调阅历史运行数据,就可能存在的节能技改空间进行分析、核算、评价。
3现场用能管理---了解企业现场能源管理工作的具体落实情况,能源计量管理,如各项能源管理制度的制定与落实,现场设备管理现状,企业计量仪表的配备、完好情况,企业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节能奖惩机制、资金预算、人员能力和意识、宣传培训和内部沟通等情况。
4关键员工座谈采用现场沟通的方式与设备管理人员就设备管理及经济性运行问题进行交流。了解企业能源管理工作现状及具体执行情况,---时采用---的形式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