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心泵主要工作原理:
1叶轮被泵轴带动,对位于叶片间的流体做功,流体受离心作用,由叶轮中心被抛向。当流体到达叶轮外周时,流速非常高。
2泵壳汇集从各叶片间被抛出的,这些在壳内顺着蜗壳形通道逐渐扩大的方向流动,使流体的动能转化为静压能,减小能量损失。所以泵壳的作用不仅在于汇集,它更是一个能量转换装置。
3吸上原理:依靠叶轮高速,迫使叶轮中心的以的速度被抛开,从而在叶轮中心形成低压,低位槽中的因此被源源不断地吸上。
气缚现象:如果离心泵在启动前壳内充满的是气体,则启动后叶轮中心气体被抛时不能在该处形成足够大的真空度,这样槽内便不能被吸上。这一现象称为气缚。
为防止气缚现象的发生,离心泵启动前要用外来的将泵壳内空间灌满。这一步操作称为灌泵。为防止灌入泵壳内的因重力流入低位槽内,在泵管路的入口处装有止逆阀底阀;如果泵的位置低于槽内液面,则启动时无需灌泵。
4叶轮外周安装导轮,使泵内能量转换。导轮是位于叶轮外周的固定的带叶片的环。这些叶片的弯曲方向与叶轮叶片的弯曲方向相反,其弯曲角度正好与从叶轮的方向相适应,引导在泵壳通道内平稳地改变方向,使能量损,动压能转换为静压能的。
5后盖板上的平衡孔轴向推力。离开叶轮周边的压力已经较高,有一部分会渗到叶轮后盖板后侧,而叶轮前侧入口处为低压,因而产生了将叶轮推向泵入口一侧的轴向推力。这容易引起叶轮与泵壳处的磨损,时还会产生振动。平衡孔使一部分高压泄露到低压区,减轻叶轮前后的压力差。但由此也会引起泵效率的。
6轴封装置离心泵正常、运转。离心泵在工作是泵轴而壳不动,其间的环隙如果不加以密封或密封不好,则外界的空气会渗入叶轮中心的低压区,使泵的流量、效率下降。时流量为零——气缚。通常,可以采用机械密封或填料密封来实现轴与壳之间的密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