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恒艺景观石有限公司为您提供浙江景观石 自然园林刻字石 风景石黄蜡石基地。一、中式庭院的特色
1、对植物的---审美观
在植物品种选择上,追求质朴、清逸的种植风格,这与中国古代文人所崇尚的自然审美思想有直接关系。植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人的性格。一方面对其外在的“形”,即色、香、姿等有个体观赏要求,需要植物本身具有独立成景的观赏美;另一方面,对植物的人文内涵也提出更高要求。古典庭院中的植物不以数量---,而更注重植物本身的审美。重视花木的形姿、画意。植物以古、奇、雅、色、香、姿为上选。在配置形式上,多以孤植、对植及三五株丛植为主。
2、植物营造庭院空间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观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古典庭院对植物的运用不仅重视外在物质表象的审美,也重视植物内在的“意蕴”。植物常与比拟和寓意联系在一起,在造景形式上注重色、香、韵,力求深远、含蓄、内秀,情景交融,寓情于景。例如,用松柏的苍劲、翠竹的潇洒、海棠的娇艳、芭蕉的洒脱、杨柳的飘逸来寓意造景。
明清时期植物对小庭院空间意境的营造作用更为---。植物大多以简代繁、以少胜多,常常以三五株植物丛栽布成咫尺山林之景,以有限的数量表达---的意蕴。
3、有成熟的理论和种植程式
自明代始,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有了成熟的理论总结,出现了造园专著或与造园相关的其他著述。例如,在《园冶》中对相地、因地制宜、借景的种植手法有详细论述,还包括大量种植程式的总结,如“栽梅绕屋”、“芍药宜栏”、“院广堪梧,堤湾宜柳”等。在小庭院中,有一些建筑环境植物种植程式沿袭下来,如“移竹当窗”、“蔷薇扶壁”、“榴花照门”、“紫藤盘角”,都是花木配置的---。
清代中、晚期的小庭院,往往不仅---植物的色、香、姿美,还与植物本身内涵互相映衬,展现诗情画意的美景。一般采用几种花木丛植或少量群植,如在粉墙前面竖以湖石,再配置芭蕉、翠竹和其他花木;或在漏窗、景窗前配置植物,使之构成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图画。另外,花台、盆景、盆栽等运用甚广,在厅前屋后、轩房廊侧等处均可见到,点缀---。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联系电话:18938623514,18938623514,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本页网址:
https://www.ynshangji.com/g4247580/
推荐关键词:
景观石,
黄蜡石,
太湖石,
英石,
鹅卵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