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板式换热器机组生产厂家择优
d.重量轻 板式换热器的板片厚度仅为0.4~0.8mm,而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的厚度为2.0~2.5mm,管壳式的壳体比板式换热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换热器一般只有管壳式重量的1/5左右。
e. 价格低 采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换热面积下,板式换热器价格比管壳式约低40%~60%。
f. 制作方便 板式换热器的传热板是采用冲压加工,标准化程度高,并可大批生产,管壳式换热器一般采用手工制作。
g. 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十分方便。
i. 热损失小 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
运行系统管路未进行正常吹洗,---是新安装系统管路中许多脏物(如焊渣等)进入板式换热器的内部,由于板式换热器流道截面积较窄,换热器内的沉淀物和悬浮物---在角孔处和导流区内,导致该处的流道面积大为减小,造成压力主要损失在此部位。
板式换热器选型时面积偏小,造成板间流速过高而压降偏大。
板式换热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板片表面结垢引起压降过大。
实例:2000年我厂为提新疆用户提供了br10型板式换热器,用于水一水换热的集中供热系统,一次供水设计温度为130℃。不易结垢由于内部充分湍动,所以不易结垢,其结垢系数仅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3~1/10。在换热器设计选型时,传热导数偏高,接近5 500 w/(rn ·k),而实际应在3 500 w/(rn ·k)。同时,设计单位在水泵选型时流量余量又偏大,造成换热器二次侧介质板间流速超过1 m/s,实际运行压降在0.2~0.3 mpa,使得二次网水力平衡---失调。
清洗换热器时首先确定好清洗部位,确定好换热器材料,取样分析后,根据换热器材质及结垢程度选择试剂,对于碳钢材质以碳酸盐垢及铁锈为主时,一般选择---做主酸洗液效果较好,出于安全考虑也可选择有机酸---做为主洗酸剂;对于不锈钢来说一般选择---为清洗酸剂,同样出于安全角度考虑式根据实际情况也可选择酸性温和的---作为主洗酸剂。下列因素对弹性密封垫的使用寿命有着重要影响:1、换热器的工作方式连续的还是不连续的。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主要是指清洗材料可能存在缺陷或者比较薄或者其他的特殊情况时,就要慎重考虑,比如清洗铜材料换热器时候,一定要注意是哪种铜材质。黄铜尤其要注意,黄铜主要成分为铜,其次锌的含量相当高,为了防止现象发生,对酸洗液选择尽可能浓度较低,一般缓蚀剂同时保护铜、锌两种金属效果较差。故在操作过程中采取温和清洗方式,即低浓度、短时间、小流速,常温清洗比较好。一般缓蚀剂选择lan-826即可,对于其他助剂,如表面活性剂、黏泥剥离剂、发泡剂等可根据清洗剂选择原则结合具体情况选择,此处不再叙述。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16436318.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
登录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