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参菌栽培技术
湖北千宝食用菌有限公司是集菌种研发、菌菇栽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菌棒生产销售,食用菌种植、生产、加工、收购、销售,政策许可的农副产品购销、货物或技术进出口(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
房棚要求
野外栽培生态环境较适应。菇棚高2.5m,每棚250~300平方米均可,竹木作骨架。棚顶盖黑色薄膜加草帘,四周茅草或草帘围护;棚内搭摆袋架,架宽90~100cm,分设架床8层,层距25cm;地面整平夯实,铺上细沙。每个架床用塑料薄膜覆盖成保湿棚。保湿好的---菇棚不必盖膜。在农家庭院只要有对流门窗的房间,都可用于栽培。床面上铺一块塑料薄膜,在塑料薄膜上铺一层营养料,约5厘米厚,然后撒一层菌种,再铺一层营养料,再在上面撒一层菌种,后整平压实。
栽培季节
该菌生产周期较短,在适宜的条件下从接种到采收仅需16~20天。栽培季节,秋栽为9~10月、春栽为3~5月。充分利用房棚空间和适时间,每年安排生产4~6批。
食用菌装袋播种
装袋播种:
1栽培袋的制作。用折径22厘米,厚0.03毫米的聚乙烯筒料,裁成48厘米长的料袋。袋上用大号缝衣针扎三排透气孔,每排扎孔9个。透气孔的位置,距袋头100毫米处和袋中间处各1排。装料前用大头针将袋一头别好。
2播种。先将无污染的适龄菌种掰成红枣大小备用。接种多采用四层料三层菌或五层料四层菌的层接种法。袋两头的培养料厚度1~2厘米,中间料层分布均匀,菌种贴着袋壁。播种量一般占干料重的15~20%。喷后装入塑料袋,立即封口储存在阴凉处,在10℃-25℃下可保鲜8-10天。播完种后在中间纵向扎一直径2厘米的透气孔,然后用大头针封口。装料高度一般为30~33厘米,每袋干料1~1.5千克,湿重不低于2.3千克,装料松紧度以手托菌袋有弹性、不松软,不坚挺为宜。
食用菌发菌期的管理
发菌期的管理:菌丝体生长发育阶段的管理,主要是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天之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播后两天,菌种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每天都要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 温度变化,注意将料温控制在30℃以下。若料温过高,应掀开薄膜,通风降温,待温度下降后,再盖上薄膜。料温稳 定后,就不必掀动薄膜。10天后菌丝长满料面,并向料层内生长,此时可将室温提高到20—25 ℃。发现杂菌污染,可将石灰粉撒在杂菌生长处,或用0.3%多菌灵揩擦。随着人们生活习惯改变,---潜力很大,加之中国又是食用菌出口大国。此期间将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5%左右。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0—30天菌丝就长满整个培养料。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17668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