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感元件知识
工作电流:取电感器额定电流的1.25~1.5倍为工作电流,一般应降额50%使用方较为安全。
电感量的稳定性:电感器因为环境温度变化1℃所产生电感量的变化△l/△t与原有电感量l值的比值为电感的温度系a1,a1=△l/l*△t。除电感温度系数可决定其稳定性外,还应重视由于机械振动和时效老化所引起的电感量的变化。
抗电强度及防潮:对于有抗电强度要求的电感器要选用封装材料耐电压高的品种,一般耐压较好的电感器,防潮性能也较好。采用树脂浸渍、包封、压铸工艺都可满足该项要求。
电感器的功能用途
如果把伴有许多干扰信号的直流电通过lc滤波电路,那么,交流干扰信号将被电感变成热能消耗掉;变得比较纯净的直流电流通过电感时,其中的交流干扰信号也被变成磁感和热能,频率较高的容易被电感阻抗,这就可以抑制较高频率的干扰信号。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在触点断开的瞬间,镇流器l中的电流急剧减小,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电感器一般由骨架、绕组、屏蔽罩、封装材料、磁心或铁心等组成。
电阻、电感、电容的诞生过程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观察、试验,弄清楚了一些道理,也经常出现了一些预料之外的偶然发现,如伦琴发现x射线、居里夫人发现镭的辐射现象,这些偶然的发现居然成了-科学成就。电子学领域也是如此。
科学家让电流流过导线的时候,偶然发现了导线-、电磁感应现象,进而发明了电阻、电感。科学家还从摩擦起电现象得到灵感,发明了电容。发现整流现象而创造出二极管也是偶然。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0937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