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吃馄饨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吃馄饨我国许多地方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南宋时,当时临安今杭州也有每逢冬至这---吃馄饨的风俗。所以凉水下锅,随着温度的慢慢升高,食物又会慢慢的把丢失的水分吸收回来,达到新鲜时的水份,口感就自然回来了。宋朝人周密说,临安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祀祖先。只是到了南宋,我国才开始盛行冬至食馄饨祭祖的风俗。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全国各地,---人们喜爱的有名的小吃各地有不少特色的,---食客---的馄饨.很出名的有成都市龙抄手饮食店的抄手,其品种多种,皮薄馅嫩,味美汤鲜;重庆市的抄手,包捏讲究,调料多种,蘸调料食;上海市老城隍庙松运楼三鲜馄饨,馅料讲究,薄皮包馅,味色鲜美;新疆乌鲁木齐市的曲曲,羊肉为馅,皮薄馅嫩,汤清味鲜等等。
福建的馄饨俗称扁食、扁肉,肉馅一般是用槌敲打而成,皮是面皮。
建郡扁肉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与北方馄沌和其它地方的扁肉口味大不相同,其原因就在馅上。对吃货来说,不管是云吞,饺子、还是馄饨,鲜虾猪肉馅的味道真的非常鲜美可口,---一点是鲜到眉毛都要掉下来了。“建郡扁肉”制作过程主要特点是“打肉”,与其他地方的“切肉”不同。肉质纯净,新鲜脆嫩。一般取凌晨宰的生猪新鲜腿纯瘦肉,不得下水,制作不过午,将腿肉去除筋膜,顺肉纤维横切成较大块状或条状,放在木墩上用木锤敲打,敲打时要掌握关键技巧,即将瘦肉竖打,这样可保留肉纤维中水份,直至烂如绵、粘如糊,然后加适时小苏打水、盐、味精,用筷子搅成糊状。包扁食的皮用面粉和少许碱水,打成薄皮,每张切成边长7公分左右方块,每个扁肉仅桂圆大小,包成精巧的蝴蝶状。扁肉汤以猪骨头在温火中熬出清汤,将扁肉放入清水锅中煮开,待扁肉浮起,用小笊篱捞起,放入有酱油、新鲜猪油、味精和其它佐料的碗中,冲入沸清汤,撒上香葱即可食用。其味脆、嫩、香、甜,入口爽脆。
【贵州】俗称“馄饨”读kúen tuen,白开水煮熟之后,沾辣椒辣椒,酱油,蒜,醋,香油,黄豆等
京味馄饨
【制作材料】
主料:小麦面粉600克 猪肉肥瘦250克 猪胫骨300克
辅料:虾皮35克 香菜15克 冬菜10克 紫菜干5克
调料:大葱15克 姜3克 盐10克 酱油75克 胡椒粉3克 香油15克
【制作工艺】
1.将葱、姜洗净均切成末,待用;将猪肉去皮猪肉洗净,剁成细泥;香菜择洗干净,切成小段;紫菜洗净,撕成小块,备用。
2.将猪肉泥放入盆内,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搅至黏稠为止,加入酱油、精盐搅匀,放入葱末、姜末、麻油,拌匀,即成馅料。
3.将面粉选用富强粉放入盆内,加入少许精盐,倒入适量水,和成面团,用手揉到面团光润时,盖上湿布饧约20分钟,备用。
4.将猪骨头洗净,放入锅内,倒入水,用旺火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熬煮约1.5小时,即为馄饨汤。
5.将饧好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厚薄均匀的薄片,厚约0.1厘米,切成边长约10厘米的三角形或底边10厘米的梯形,即为馄饨皮,将馅料包入馄饨皮中,制成中间圆,两头尖的馄饨生坯。
6.将酱油、虾皮、紫菜和冬菜放入碗内。 7.将馄饨生坯放入烧沸的汤锅中煮,待汤再烧沸,馄饨漂浮起来,即已煮熟,先舀出一些热汤放入盛佐料的碗内,再盛入适量的馄饨,撒上香菜段,胡椒粉,即可食用。
煮馄饨、饺子时,要往锅里加足量的水,---每一个馄饨或者饺子都能够在水中自由地舒展身体,上下翻滚,防止面皮彼此粘连拉扯,从而烂掉。
水烧开后,先撒点盐再下馄饨、饺子,这样可以增加面皮的韧性,让面皮能煮久一些。
加完盐,就可以下馄饨、饺子了。这时候别走开,等水再次沸腾后,加半碗凉水进去,如此重复一遍,一共加两次凉水。这样做可以降低水温,防止皮被煮破,同时让馅加热足够长时间。
在煮馄饨、饺子过程中,要不时搅动一下饺子,防止馄饨、饺子糊底,或者彼此粘连。
加了两次凉水后,等到馄饨、饺子煮至面皮透明可见馅,一个个浮在水面上时,就煮熟了,及时捞出
馄饨、饺子煮好了,一个个圆润饱满,透过微微透明的皮还能看到---的馅料,不说了赶快开动吧~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2044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