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铜雕弥勒佛寓意免费咨询 鼎泰雕塑厂家
铜雕弥勒佛寓意
弥勒菩萨在汉地的化身。南朝的傅大士和五代的布袋和尚。
傅大士,姓傅名翕,浙江义乌人。傅大士创导佛、道、儒三教合一,曾三次进京谒见梁武帝,与达摩、志公共称梁代三大士。
布袋和尚,名契此,唐末至五代后梁时期浙江奉化高僧,号长汀子。因“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之故,名“契此”。早年在奉化岳林寺出家,常常游化雪窦山,在雪窦寺弘法,雪窦山由此被尊为弥勒圣境。
有人问布袋和尚:有---否?
和尚以偈答曰:“我有一布袋,虚空无挂碍。打开遍十方,入时观自在。”
再问-:有行李否?
又以偈答曰:“一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睹人青眼在,问路白云头。”
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三月三日,和尚示寂于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
宋、元以后,汉传寺院的弥勒造像多数换成了布袋和尚,标准的交脚弥勒、天冠弥勒反不多见。很多寺院的弥勒殿往往还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铜雕弥勒佛寓意
布袋和尚,系唐末五代时期的,法名“契此”,号“长汀子”——因为他是奉化县城北长汀村农民张重天的养子。契此长大后在岳林禅寺出家,曾经在海边的天华寺常住。由于他宿具灵根,很快就大彻大悟,豁然领会到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开悟之后的契此,在江浙、福建一带云游多年,直到公元900年前后,才重返明州。此时的契此,形体肥胖,宽心大肚,语默,举止癫狂,时常以禅杖荷一只布袋出入街市。他所有的用具尽数存放布袋之内,所到食物也塞入其中。有的时候,他把布袋里东西倒在地上,一一个展示给人们看,并询问:“是什么?”他的那只布袋似乎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十分---,因此,人们都称他为“布袋和尚”。铜雕弥勒佛寓意
弥勒佛-的笑佛。
弥勒佛位于云南昆明东南方向140公里处的红河州弥勒县锦屏山顶上。来到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锦屏山风景区,顺登1999石梯,便---看弥勒锦屏山风景区的百年古树、干年梯田,游至山顶,便看到一尊高耸入云、笑口慈开、金光灿烂的---笑佛-弥勒佛。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弥勒笑佛由云南北就千禧龙文化交流公司房雨德设计,整尊弥勒佛由水泥钢筋铸成,外层镀24k金,在阳光下金光闪闪。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弥勒笑佛长99.1米,宽24米,高19.99米,在海内外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县弥勒佛的笑佛。
弥勒佛亦称笑佛、欢喜佛,同时人们也将弥勒佛视为幸运的象征,所以又称其为幸运佛。
游览名寺古刹,人们常会看到长长耳垂、圆圆大肚、手持布袋、袒胸露腹、笑容可掬的弥勒笑佛整天乐呵呵地在迎接四方游客。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展开丰富的---,在笑佛的“笑”字上大做文章,写下了许多语言诙谐、讽喻深刻、妙趣横生、含蓄幽默、富有哲理的楹联。现撷取几例,配图片数幅,以飨读者。
“须菩提,当来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受持、读诵,即为如来。”
“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者说。”
“如来于燃灯佛所,无有法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燃灯佛即不与我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
“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
“如来有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
“如来不应以具足色身见。”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
“不应以三十二身相观如来。”
“如来者,无所以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2058664.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
登录后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