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棚干雾抑尘厂家「多图」
煤棚干雾抑尘的介绍
煤棚干雾抑尘由两路管线组成,即供水管线和供气管线,二者在喷头处混合,利用金属阵子高频振荡的原理,将雾化的液滴再次微雾化,然后抛射出去。干雾自然飘逸,遇到含尘气流时,与其相撞并之。
煤棚干雾抑尘产品特点:
抑尘效率髙:针对10μm以下的可吸入粉尘治理效果---95%以上;
耗水量小:约为传统水雾除尘耗水量的1/8;
对物料湿度影响小:物料湿度增加重量比0.03%-0.09%;
避免二次污染:粉尘与气雾凝结后直接回到物料中,无需二次处理;
集成自动化控制,实现无人值守。
煤棚干雾抑尘应用行业:港口、火电厂、/矿山、钢铁、其他
抑尘点位置:翻车机落料池、给料机器溜槽/导料槽、筛分机/楼/站/塔、转接房/塔、堆/取料机、装船机、卸船机、卸料沟/槽、犁煤料器、破碎机/站、料场堆场落煤料塔、准备车间溜槽/导料槽/作业面、装车楼、卸料车、落灰渣口、其他与破碎/筛分/转运有关的场所。
煤棚干雾抑尘可行性分析
煤棚干雾抑尘可行性分析
干雾技术不仅能满足---呼吸性粉尘湿润性所需要的条件,还能通过云物理学、空气动力学、斯蒂芬流的输送等多种机理实现对“呼吸性粉尘”的捕集。
1、空气动力学原理
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含尘气流绕过雾滴时,尘粒由于惯性会从绕流的气流中偏离而与雾滴相撞被,即通过粉尘粒子与液滴的惯性碰撞、拦截以及凝聚、扩散等作用实现,其被的几率与雾滴直径、粉尘受力情况有关。
煤棚干雾抑尘水雾颗粒的粒径越小,粒子之间的黏力就会越大。当水雾粒径达到干雾级时即小于10μm,在“微细粉尘颗粒——微细干雾颗粒”二相流中,粒子与粒子之间很容易结合在一起,从而使整个粒子---的变大,蕞终沉降下来,达到去除粉尘粒子的目的。
2、“云”物理学原理
由于雾滴微细,部分雾滴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使得局部密闭的捕尘空间中空气的相对湿度很快达到饱和,饱和后的水蒸汽以尘粒为核凝聚形成“云”,并进一步增大成为“雨”落下来。这种机理对抑制亚微米及微米级的粉尘---有效。
当微米级煤棚干雾抑尘工作时,瞬间会在相对密闭的区域产生大量微细干雾,使得该区域的空气湿度迅速饱和,饱和后的水蒸汽与粉尘充分的接触、凝结、沉降,达到抑尘的目的。煤棚干雾抑尘
3、 “斯蒂芬流”的输送机理
在喷雾区内,液滴迅速蒸发时,必然会在液滴附近区域内产生蒸汽组分的浓度梯度,形成由液滴向外流动扩散的斯蒂芬流;同样,当蒸汽在某一核上凝结时,也会造成核周围蒸汽浓度的不断降低,形成由周围向凝运动的斯蒂芬流。因此,悬浮于喷雾区中的“呼吸性粉尘”颗粒,必然会在斯蒂芬流的输送作用下运动,蕞后接触并粘附在凝结液滴上被湿润捕集。
煤棚干雾抑尘应用效果分析
煤棚干雾抑尘应用效果分析
粉尘处理的主要对象是150μm以下的粉尘颗粒,---是直径5μm以下的可吸入性粉尘颗粒,其对人体造成不可恢复性伤害,是造成夕肺1病等职业病的主要根源。
a. 减少了煤炭损失量。原喷水抑尘装置抑尘效果差。经秦皇岛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对卸煤现场翻车机房监测,粉尘含量4.75mg/.m3。平均每天在每个翻车机房卸煤池产生的煤尘约10吨。共13个翻车机组,全年产生煤尘约46800吨,按每吨500元计算,共损失金额2340万元 。而使用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后,抑尘实测能力在90%以上,每年可减少煤炭---在2106万元以上。
b.减少用水量。原喷水装置喷水量大,造成原煤含水量过高,客户---多。按每年卸车23000列计算,原喷水装置每列车喷水20吨。使用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后,喷水量减少了90%以上,每列车喷水仅2吨。按每吨中水价格1元计算,年节水金额41万元。
c.因大量使用中水除尘,使煤炭热值大量损失,统计数据表明,煤炭含水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煤热值损失30—50大卡,按煤热值6000大卡,热值损失40大卡计算,相当于煤炭损失0.67%,按年吞吐量2.3亿吨计算,年热值损失相当于煤炭损失154.1万吨,损失金额约7亿元。
d.减少了因清理煤池带来的劳务费用。使用原喷水抑尘装置,需投入大量的人力来清理翻车机房卸煤池。使用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后,无需频繁清理煤池,有效地减少了因清理煤池带来的劳务费用。
e.无须交纳不达标的罚款。原喷水抑尘装置因冬季结冰,无法使用。若使用布袋式除尘装置,因其除尘效果差,不达标,每年都要---不达标的罚款。而微米级干雾抑尘装置冬季也可正常使用。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2119371.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