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渣机部件询问报价「在线咨询」
3.8 清扫链托轮
3.8.1 清扫链托轮与箱体侧板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任意相邻两清扫链托轮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
3.8.2 各段上相对的两个清扫链托轮的链槽中心线距离为 1570±1 mm同侧相邻的三个清扫链托轮链槽的中心线直线度误差为 2 mm。
3.9 限位轮及冷却风门
3.9.1 限位轮轴线与箱体侧板的平行度误差为 1 mm,与相邻托辊的垂直度误差为 1 mm;限位轮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3.9.2 箱体侧板的侧风门进风口挡板应移动顺畅。
3.9.3 斜段顶盖与头部顶板冷却风门应转动灵活、无卡滞现象。
3.10 液压管路
3.10.1液压管路安装时按照液压系统图的油路走向进行安装,在安装时应使管线,转弯数少。
3.10.2所有液压管路内壁应清洁、光滑,无腐蚀、氧化皮、裂痕等缺陷。
3.10.3管件的弯曲半径为r70~r100,管件弯制后的椭圆率不超过10 %,弯曲处不得有波纹、凹陷等缺陷。
3.10.4管路每间隔1.5 m左右应设有管夹。
3.10.5管路在制作后,应用清洗液对管路进行清洗,并用压缩空气将管路内壁吹干净;安装时不准有任何异物进入管路内。
3.10.6所有管路及接头连接处,均不允许有渗漏现象。
4.1 试车
4.2.1 启动液压油泵,调整油压,设定输送链油压为4.5 mpa限压为7.5 mpa,设定清扫链油压为 2 mpa限压为3 mpa。
4.2.2 切换输送链换向阀,对输送链进行张紧。
4.2.3 切换清扫链换向阀,对清扫链进行张紧。
4.2.4 启动输送链电机,设定频率为 5 hz。
4.2.5 启动清扫链电机。
4.2.6 观察输送链、清扫链的运行情况在弯段处,输送链与压轮、托辊有可能不接触,造成压轮、托辊不转动。
4.2.7 设备运行一小时后停机,检查设备各处的密封、连接及渗漏情况。
4.3 空负荷试运行
4.3.1 空负荷运行8 小时20hz。
4.3.2 记录张紧辊筒、张紧链轴的位移量,电机的功率、电流、电压、温升,辊筒及链轴的转速,轴承座的温升等。
4.3.3 观察输送链、清扫链的运行情况,并对箱体作检查。
将运转情况记录于表 4.3-1
4.4 空负荷调速试验5~40hz
1 概述钢带输渣机安装在锅炉渣斗下部炉底排渣装置的正下方,是干式排渣系统的关键设备。它以钢带作为牵引部件,同时又作为承载部件,实现灰渣的收集和运输。工作时钢带驱动装置带动驱动滚筒转动,通过驱动滚筒和钢带之间的摩擦力带动钢带运行。从锅炉冷灰斗落到钢带上的灰渣与钢带一起运动,钢带的结构双向自平衡钢网被覆承载钢板可以吸收灰渣坠落产生的冲击力。1检查干渣机的输送链有无---跑偏现象,输送链上的螺钉有无松动或脱落,钢丝网和承载钢板有无损坏。钢带输渣机由头部动力段、上升段、过渡段、水平段、尾部张紧段和电气与控制系统组成(见图1)。
头部动力段设置驱动装置由两台带减速机的电机分别驱动上部的输送钢带输送灰渣和下部的刮板清扫链输送落在输渣机底部的细灰。
尾部张紧段由上、下各一对张紧液压缸分别张紧输送钢带和刮板清扫链。
钢带输渣机的上升段、过渡段和水平段均布置有托辊、托轮机构,支承输送钢带和刮板清扫链,在钢带的两侧安装有限位轮,实现输送钢带的强制纠偏。另外,在钢带机箱体侧板和头部顶板处还安装有进风口,用来冷却钢带和灰渣。过渡段增设了压辊、压轮机构,用于输送钢带和刮板清扫链改向运动。5---各段输送链都连接为一封闭的环形钢带,检查各段连接处的焊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焊。gpzs*型钢带输渣机横断面结构简图见附图2。
钢带输渣机由plc自动控制系统和上位机操作系统进行监测和控制,以---安全运行。
表2.3-1 钢带试车前准备工作检验表序号检验项目检验结果1检查所有非本设备物品,如螺栓、工具、焊丝等不可---在现场 2检查所有轴承座紧固螺栓、润滑脂和密封情况满足运行要求 3检查减速机润滑油的牌号和油位 4检查所有托轮、托辊与输送带接触是否---,是否转动灵活 5检查张紧机构导向板和尾部台车是否处于自由状态、移动灵活 6检验钢带的直线度、平面度以及与侧向导轮的间隙 7检查安全开关和零速开关是否完好。 8检查过渡段输送带压轮受力状态是否--- 9检查减速机旋转方向是否正确 10启动泵站,在4.0~6.5mpa范围调整张紧压力,使油缸张紧压力值为5.5mpa。青岛科成亿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捞渣机刮板:刮板捞渣机是火力发电厂的机械排渣的主要设备。 11在驱动滚筒和改向滚筒上,标记钢带两侧边位置刻线,用于检查跑偏情况 经检查合格,具备试运条件。操 作 员: 检 验 员: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空负荷运转2小时试验20hz 见表2.3-2
a) 操作液压系统使张紧钢带,启动输渣机,此时需记录和采集以下数据:
确定钢带初始位置,记录初始值;
测量钢带张紧后钢带机尾部台车位移量;
记录启动时电动机的功率、电流、电压;
b) 待系统稳定后,以15min为间隔观察并记录表2.3-2以下数据的变化情况:
钢带张紧后台车位移量;
电动机的功率、电流、电压;
温升:每隔15min采集一次减速机、轴承座及室温;
带速:在尾部张紧段一次记录20个承载板的走行时间,测量五次,取算术平均值。
表2.3-2 钢带空负荷运转2小时试验记录表 频率 hz、张紧压力 mpa 时间min
项 目0153045607590105120张紧压力mpa 钢带位移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2269906.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