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热裂纹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其热传导率 小,线膨胀系数大,因此在焊接过程中,焊接接 头部位的高温停留时间较长,焊缝易形成粗大的 柱状晶组织,在凝固结晶过程中,若硫、磷、锡、锑、 铌等杂质元素含量较高,就会在晶间形成低熔点 共晶,在焊接接头承受较高的拉应力时,就易在 焊缝中形成凝固裂纹,在热影响区形成液化裂纹, 这都属于焊接热裂纹。 防止热裂纹的途径是降低钢及焊材中 易产生低熔点共晶的杂质元素和使铬镍奥氏体不 锈钢中含有 4%~12% 的铁素体组织。
焊后热处理。为-焊接接头塑、韧性和 耐蚀性,焊后热处理温度一般为 650℃ ~750℃, 保温时间按 1h/25mm 计。 对于-及低碳马氏体不锈钢,一般可不采 取预热措施,当拘束度大或焊缝中含氢量较高时, 采取预热及后热措施,预热温度一般为 100℃ ~150℃,焊后热处理温度为 590~620℃。 对于含碳量较高的马氏体钢。或在焊前预热、 焊后热处理难以实施,以及接头拘束度较大的情 况下,工程中也可用奥氏体型的焊材,以进步焊 接接头的塑、韧性,防止产生裂纹。但此时焊缝 金属为奥氏体组织或以奥氏体为主的组织时,与 母材强度相比实为低强匹配,而且焊缝金属与母 材在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热物理性、力学性差别很大,焊接残余应力不可避免,轻易引发 应力腐蚀或高温蠕变破坏。
2. 双相不锈钢的焊接特点 双相不锈钢具有-的焊接性,它既不像 铁素体不锈钢焊接时热影响区易脆化,也不像奥 氏体不锈钢易产生焊接热裂纹,但由于它有大量 的铁素体,当刚性较大或焊缝含氢量较高时,有 可能产生氢致冷裂纹,因此严格控制氢的来源是 非常重要的。 为了-双相钢的特点,-焊接接头的 组织中奥氏体及铁素体比例合适是这类钢焊接的 关键所在。当焊后接头冷却速度较慢时,δ *** γ 的二次相变化较充分,因此到室温时可得到相比 例比较合适的双相组织,这就要求在焊接时要有 适当大的焊接热输人量,否则若焊后冷却速度较 快时,会使 δ 铁素体相增多,导致接头塑韧性及 耐蚀性-下降。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2902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