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相显微镜的改进方式:高倍干物镜
金相显微镜的改进方式:高倍干物镜
为了便于观察高倍显微组织,现今显微镜一般均备有高倍干物镜.例如金相显微镜配置有放大100×、150×、200×的cfplanapoepi型干物镜,其na值均为0.95.尽管干物镜的分辨率明显低于油浸物镜(100×油浸物镜的na值一般可达1.40),但由于简化了操作并使试样免于被油污染,已获得更为广泛的使用。
金相显微镜较早是从金相学中衍生出来的,它的主要用途是观察金相构造的仪器,是专门用于观察金属和矿物等不透明物体金相构造的显微镜。这些不透明物体无法在普通的透射光显微镜中观察,故金相和普通显微镜的主要差别在于前者以反射光,而后者以透射光照明。
金相显微镜占有稳定性好、成像清晰、分辨率高、视场大而平坦的特色。它不仅可以在目镜上作显微观察,还能在计算机(数码相机)显示屏幕上观察及时静态图像,并能将所需要的图片进行编辑、保存和打印,主要应用在五金、切片、ic元件、lcd/led等领域。
由于金相显微镜的镜头有五种:epi明场荧光;bd明暗场;slwd-工作间隔;elwd加强工作间隔;带校订环的。在五金行业中,有一些五金件,反光比较-的,就可以选bd明暗场的物镜进行观察。再好比,在lcd行业中,观察测量导电粒子的时间,金相显微镜还可以配上dic,可以使物体看得更立体。由于它是带偏光的,两个一组的滤色镜,造成偏光的显微观察技术,根据双折射性能,定向改变光路方向,虽然偏光只有dic使用,独自没什么意思。
金相显微镜用于ic元件、金相切片等微小尺寸的测量及分析时。可以使用智能软件iview-dims测量,准确度高,有效地减小人为测量偏差。易学易用,可轻松实现点、线、圆弧、半经、直经、角度等相干尺寸的准确测量与分析,轻松拍摄测量图片并自定义各种测试报告。
各种金相显微组织的特征及判别:
(1)索氏体(s):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其片层比珠光体更细密,在高倍(700倍以上)显微放大时才能分辨。
(2)托氏体(t) 也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机械混合物,片层比索氏体还细密,在一般光学显微镜下也无法分辨,只能看到如墨菊状的黑色形态。当其少量析出时,沿晶界分布,呈黑色的网状,包围着马氏体;当析出量较多时,呈大块黑色团状,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分辨其中的片层;
(3)贝氏体(b) 为奥氏体的中温转变产物,它也是铁素体与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在显微形态上,主要有三种形态:
a、上贝氏体是由成束平行排列的条状铁素体和条间断续分布的渗碳体所组成的非层状组织。当转变量不多时,在光学显微镜下为与束的铁素体条向奥氏体晶内伸展,具有羽毛状特征。在电镜下,铁素体以几度到十几度的小位向差相互平行,渗碳体则沿条的长轴方向排列成行,
b、下贝氏体是在片状铁素体内部沉淀有碳化物的两相混合物组织。它比淬火马氏体易受浸蚀,在显微镜下呈黑色针状。在电镜下可以见到,在片状铁素体基体中分布有很细的碳化物片,它们大致与铁素体片的长轴成55°~60°的角度。
c、粒状贝氏体是近十几年才被确认的组织。在低、中碳合金钢中,-是连续冷却时(如正火、热轧空冷或焊接热影响区)往往容易出现,在等温冷却时也可能形成。它的形成温度范围大致在上贝氏体转变温度区的上部,由铁素体和它所包围的小岛状组织所组成。
金相显微镜在粉尘分散度测试应用
金相显微镜在粉尘分散度测试应用
粉尘分散度是指某种物质被粉碎后其各种粒度的粉尘数量或重量的百分比。比如在挖掘煤矿时产生的粉尘,存在各种不同的粒径,如果小颗粒占的百分比小,表述粉尘分散度低,反之则表述粉尘分散度高。但是,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小颗粒粉尘比大颗粒粉尘对人体的危害要大的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小颗粒粉尘由于尘粒小,容易进入现场操作员的肺部,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小颗粒粉尘分散度高,其表面积增大,尘粒上产生了气体薄膜,提高了粉尘悬浮的稳定性,因此本来就不易降落的小颗粒粉尘就更不容易降落了,由此也增尘被吸入的量。
3、小颗粒粉尘粒度越小,吸氧能力就越强,在煤矿等地容易引起。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推荐关键词:天津金相显微镜,天津材料显微镜,天津偏光显微镜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2948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