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设施、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1、消防设施日常使用管理由专职管理员负责,专职管理员每日检查消防设施的使用状况,保持设施整洁、卫生、完整。
2、消防设施及消防设备的技术性能的维修保养和定期技术检测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专职管理员每日按时检查了解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查看运行记录,听取值班人员意见,发现异常及时安排维修,使设备保持完好的技术状态。
3、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定期测试:
(1)烟、温感报警系统的测试由消防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保安部参加,每个烟、温感探头至少每年轮测一次。
(2)消防水泵、喷淋水泵、水幕水泵每月试开泵一次,检查其是否完整-。
(3)正压送风、防排烟系统每半-测一次。
(4)室内消火栓、喷淋泄水测试每季度一次。
(5)其它消防设备的测试,根据不同情况决定测试时间。
4、消防器材管理:
(1)每年在冬防、夏防期间定期两次对灭火器进行普查换药。
(2)派专人管理,定期-消防器材,-处于完好状态。
(3)对消防器材应经常检查,发现丢失、损坏应立即补充并上报。
(4)各部门的消防器材由本部门管理,并专人负责。
为什么要做消防安全评估
消防安全评估的概念消防安全评估是对某一区域、场所、单位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评议估计,即对构成环境的各类消防安全因素参照现行的消防法律、法规、规范,运用火灾安全工程学原理进行的定性或定量的评价分析,得出一个较为整体的量化结果。这个结果可以直接反映该区域、场所、单位的消防安全现状和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后果的预测,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时效性。注意不能用酸碱或泡沫灭火器,因其灭火的药液有导电性,手持灭火器的人员会触电。
哪为什么需要进行消防评估,以及消防评估的意义和依据
消防安全评估的依据2011年12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文件中明确提出了“严格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要求,并将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纳入消防工作考核体系。消防局在2013年3月7日下发了“关于印发《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导则(试行)》的通知”,对火灾高危单位范围及其消防安全评估制度做出规定:“火灾高危单位应每年按要求对本单位消防安全情况进行一次评估,并在每年度12月10日前将评估报告报当地消防机构备案。”其-规范:《--消防法》、《北京市消防条例》、《-、团体、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检查规定》等等。注意切勿用手或金属工具直接拉扯或剪切,而应站在木凳上用有绝缘柄的钢丝钳、斜口钳等工具剪断电线。
消防安全评估的意义消防安全评估是-部门通过专门的服务机构对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给予评估,可以使其更清楚的了解自己单位存在的-,做到及时-、提早预防。消防安全评估是一种服务,其产品是消防安全评估报告,企业的受益来自于消防安全评估报告的内容,即危险辨识、消防安全评估结果、安全措施建议。受益程度取决于单位对消防安全评估的态度和消防安全评估报告的,好的消防安全评估报告和企业的态度能使企业-,减少经济上投资的盲目。正确使用家用电器家用电器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切不可为了贪图便宜而购买三无产品。
消防安全-
1.父母、师长要教育儿童养成不玩弄火的好习惯。任何单位不得组织-扑救火灾。
2.切莫乱扔烟头和火种。
3.室内装修装饰不宜采用可燃材料。
4.消火栓关系公共安全,切勿损坏、圈占或埋压。
5.爱护消防器材,掌握常用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
6.切勿携带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7.进入公共场所要注意观察消防标志,记住疏散方向。
8.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疏散通道畅通。
9.任何人发现危及公共消防安全的行为,都可向消防部门或值勤人员-。
10.生活用火要-小心,火源附近不要放置可燃物品。
12.电器线路破旧老化要及时修理更换。
13.电路保险丝(片)熔断,切勿用铜线铁线代替。
14.不能超负荷用电。
15.发现火灾速打- l19,-救火不收费。
16.了解火场情况的人,应及时将火场内被围人员的物品情况告诉消防人员。
17.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要贪恋财物。
18.必须穿过浓烟逃生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19.身上着火,可就地打滚,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20.大火封门无法逃生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等堵塞门缝、泼水降温,呼救待援。
为什么发生火灾时不能坐电梯
(1)火灾时,电梯不具有防高温性能,当遇到高温时,电梯厢容易失控甚至变形卡住,有的还会有触电的危险。
(2)电梯运作时会使电梯竖井失去防烟功能,从而产生烟囱效应,使其成为拔烟助火的垂直通道,既会威胁人员的安全,又助长了烟火的扩散与蔓延。
(3)火灾时,当楼内电气线路被烧毁或断电时,电梯便会停在楼层中间,一方面,不利于电梯内的人员逃生;另一方面,也有碍于外面的抢险人员-,极易酿-员-事故。
(4)电梯的通行能力极其有限,通常一次只能载十几个人,当人员多而集中,情况紧急时,因疏散缓慢,会引起被困人员惊慌失措,导致混乱,从而易发生挤压、跳楼等事故,造成不应有的人员-。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3101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