蝌蚪得病了怎么办?
蝌蚪养殖环境如果水体浑浊了,超过2天,都会得病,原因是蝌蚪排泄的粪便,导致水体氨氮超标,-滋生,蝌蚪进食的时候又吃进胃里,导致肠道发炎,气泡病,红腿病的发生。降氨氮可以用em菌,肠道发炎,气泡病可以用蛙病消,蛙毒清。无论蝌蚪养殖密度大小,都要保持水质清澈,水面大,水温变化小,这样养出的蝌蚪才大,健康,缩短商品林蛙的生长周期。
蝌蚪苗变成小蛙上岸后如何管理
林蛙蝌蚪在水里进食,用腮呼吸,在水中如果食物充足,蝌蚪长的就大,尾巴长,变成小蛙后个体也大,水中饵料充足,蝌蚪就会-变小蛙的时间,上岸偏晚一些,这样是利于林蛙生长和成活的。如果个体偏小,上岸早,成活率会降低。刚上岸的小蛙苗需要及时得到饵料进食,如果开口食吃不到,就会被饿死。人工圈养的小蛙开口食一般喂0.8-1.0厘米的黄粉虫,小蛙苗吃虫吃的越多,长的就越快,后期黄粉虫的大小可以根据蛙的大小来调整,有些养殖户嫌小黄粉虫贵,就不舍得喂,越不舍得喂,小蛙越不爱长,越不爱长,就得一直喂小虫,成本高,成活率也低,蛙长的也慢,饿性循环了,所以一定要舍得投喂黄粉虫才行。
上岸后的小蛙苗养殖场地要3-4天用em菌喷洒一次,主要是分解粪便吸收有害菌。7-8天用碘制剂消毒一次,-小蛙苗不生病。更多林蛙养殖技术问题,可以咨询金池林蛙养殖合作社。
林蛙卵团破碎了,是否影响孵化?
林蛙卵团是由上千个卵粒粘连在一起形成的,运输颠簸很容易导致卵粒之间破碎分离,但是单个卵粒不会破碎,每个卵粒是由卵胶膜包裹而成,成圆形,卵胶膜对卵粒有-的保护作用,即使受到-颠簸也不会影响卵粒的孵化。林蛙卵团每团有800-3000的卵粒,越大的卵团,受光照和水温影响,蝌蚪孵化出的时间就不一样,温度高的一面会先孵化出蝌蚪,先出来的蝌蚪会把后孵化蝌蚪的卵胶膜吃掉,影响蝌蚪的孵化率和成活率,有孵化经验的林蛙养殖户都知道,会把较大的卵团分开孵化,越小的体积,孵化的蝌蚪较齐,成活率较高。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
https://www.ynshangji.com/xw/2319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