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梅镇齿轮粉末冶金生产基地「聚鑫金属」
mim金属注射成型工艺
mim工艺介绍与对比
一、mim概念及工艺流程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是传统粉末冶金技术与塑料注射成形技术相结合的-,是小型复杂零部件成形工艺的一场---。电解抛光根底原理与化学抛光雷同,即靠选择性的溶解材料外表渺小凸出部分,使外表光滑。它将适用的技术粉末与粘合剂均匀混合成具有流变性的喂料,在注射机上注射成形,获得的毛坯经脱脂处理后烧结致密化为成品,---时还可以进行后处理
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配料***混炼***造粒***注射成形***化学萃取***高温脱粘***烧结***后处理***成品
二、mim技术特点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结合了粉末冶金与塑料注射成形两大技术的优点,突破了传统金属粉末模压成形工艺在产品形状上的---,同时利用塑料注射成形技术能大批量、---率生产具有复杂形状的零件:如各种外部切槽、外螺纹、锥形外表面、交叉通孔、盲孔、凹台、键销、加强筋板,表面滚花等
·mim技术的优点
a.直接成形几何形状复杂的零件,通常重量0.1~200g
b.表面光洁度好、精度高,典型公差为±0.05mm
c.合金化灵活性好,材料适用范围广,制品致密度达95%~99%,内部组织均匀,无内应力和偏析
d.生产自动化程度高,无污染,可实现连续大批量清洁生产
mim产品典型应用领域
航空航天业:机翼铰链、火箭喷嘴、涡轮叶片芯子等
汽车业:安全气囊组件、点火控制锁部件、涡轮增压器转子、座椅部件、刹车装置部件等
电子业:磁盘驱动器部件、电缆连接器、电子封装件、手机振子、计算机打印头等
日用品:表壳、表带、表扣、高尔夫球头和球座、缝纫机零件、电动玩具零件等
机械行业:异形铣刀、切削工具、电动工具部件、微型齿轮、铰链等
医学行业:牙矫形架、剪刀、镊子、手术刀等
六、适合材质
不锈钢 fe合金 fe-ni-co 合金钨 钛合金 工具钢 高速钢 硬质合金 氧化铝 氧化---
金属注射成形mim发展
金属注射成形metal injection molding,mim是一种适于生产小型、三维复杂形状以及具有特殊性能要求制品的近净成形工艺。
mim是由传统粉末冶金工艺与现代塑料注射成型技术融合发展而来,其基本工艺过程是:将各种微细金属粉末一般小于20μm按一定的比例与预设粘结剂各种热塑性塑料,蜡及其他材料均匀混合,制成具有流变特性的喂料,通过注射机注入模具型腔或多模型腔成型出零件毛坯,毛坯件经过脱除粘结剂和高温烧结后,即可得到微观组织均匀、材料高度致密的各种金属零部件。这种较高的强度来自于粉末冶金压坯中不规则形状颗粒之间的相互联锁。
mim的发展进程
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wiech首先开发出一种对金属粉末进行注射成形的粉末冶金工艺。20世纪80年代,美国伦赛尔理工学院开始开展mim技术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的研究工作。美国injectamax公司和德国basf公司将脱脂时间从数十小时缩短到几个小时,而且保形性得到明显---,产品的尺寸精度从±0.5%提高到±0.3%。粉状涂层经过高温烘烤流平固化,变---果各异粉末涂料的不同种类效果的终涂层。21世纪后,mim工艺进一步得到改进,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产业化发展迅速。形状复杂、尺寸较小及产量大,这些都是mim的强项,使其在手表、手工工具、牙齿矫正支架、汽车发动机零件、电子密封、切削工具及运动器材中找到大量应用。
国内当前粉末冶金零件行业的挑战
当前粉末冶金零件行业和企业面临-的市场挑战。整个行业处于发展中的紧要关头。近几年来,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粉末冶金零件行业和企业发展很快。但是,企业长期处于“上挤下压”的环境中。十、pvd真空镀物---相沉积pvd:是一种工业制造上的工艺,是主要利用物理过程来沉积薄膜的技术。原辅材料大幅度涨价,而主机厂不断降价。使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冲击,生存面临---考验。随着原辅材料开始大幅度涨价,使原本十分脆弱的企业利润雪上加霜。国内粉末冶金零件厂的产品价格出现了偏移。
为促进粉末冶金行业和谐健康持续发展,遵循科学-,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保护企业利益,维护粉末冶金制品行业形象,提倡全行业共同努力,克服困难,度过难关。
首先,产业要加强厂际合作,加强交流沟通,稳定各自市场份额,反对行业内部采取-行为。团结协作,相互尊重,共同进步,实现双赢。
其次,鉴于当前形势,根据国际惯例,建议各会员单位根据本企业产品的技术、、设备、所用原料、批量大小等具体情况,在与使用单位充分协商的基础上,适当提高产品销售价格。若今后原辅材料继续上涨,粉末冶金产品价格还可以---上调。
各企业在加强自身管理,加强工艺技术改进,提高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尽可能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促进粉末冶金行业---更快发展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高的产品与服务。
304不锈钢铸件产生磁性的原因
一般情况下,使用没有磁性的304不锈钢废料浇注出来的铸件产品却带有微磁性。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因为:
1、化学成分当量成分控制没有---。
一般的生产厂家为了降低成本把ni控制下限,8.0-8.2%之间,cr/ni达到一定数值时钢的组织中出现一定量的铁素体,铁素体是有磁性的;此时采用1050~1080℃固溶处理可以把铁素体完全溶入奥氏体就不会有磁性了。
2、冷加工硬化。
当奥氏体不锈钢在冷加工时产生形变马氏体,形变马氏体使得不锈钢强度增加,而形变马氏体是有磁性的。采用固溶处理甚至退火都可以使形变马氏体消失,但是钢的强度就会下降了。
如果既要---冷加工强度,又要弱磁性甚至无磁性可以采用下面去磁办法:
1、根据相图原理,降低cr/ni值,尤其提高ni、mn含量到上限。冷加工前进行上限固溶处理,在---表面的前提下控制晶粒度4级;可以降低冷加工后的磁性。
2、一般304冷加工后都有一定的微弱磁性。经过敲打或其他的冲击,使其奥氏体组织转变为马氏体,此时会有一定的磁性。加热到1050度,然后水淬激冷,可消除磁性。
备注:
1、“cr/ni达到一定数值”这个的理解:这个是2个当量的比值。
cr当量=cr%+1.5si%+mo%+cb%-4.99
ni当量=ni%+30c%+0.5mn%+26n%-0.02+2.77
当cr当量/ni当量<0.9 达到单项奥氏体了,就不会有磁性了。
2、由此看加镍、加锰、加氮,降铬、降硅等都可以达到去磁的效果。
3、市场上有一种“合金消磁剂”的,可以将不锈钢中的残余铁素体转换成奥氏体,也能达到去磁效果。同时加入该合金消磁剂后,对精铸铸件的耐蚀性,盐雾试验效果---。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3558669.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