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阴极电泳漆区域代理品牌企业「在线咨询」
分片电泳解决客车电泳难题一
电泳在客车行业应用案例:1999年牡丹集团在中巴线引进阴极电泳工艺;2003年沈飞日野建造真正意义的大型客车整车阴极电泳涂装生产线;在这之后,中大、厦门金旅、宇通客车、福田欧辉、海格客车等整车电泳线也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
1分片电泳工艺简介
客车行业的电泳涂装技术应用存在以下2个问题:1电泳涂装设备复杂,占地面积大,投资---,能耗量大;2客车车身长12 m、宽2.5 m,电泳槽容积达到300m3以上。而客车生产量普遍较小,电泳槽更新周期长,槽液维护困难。客车整车电泳高昂的投资、电泳槽液的更新维护让其他中小客车厂望而却步。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采取客车骨架分片电泳,然后再用组焊的方式,可使电泳槽容积降低至150 m3,电泳槽更新周期缩短一半,实现了阴极电泳技术应用于客车行业,这对于客车骨架防腐工艺带来---性的变革。具体工艺是:预脱脂***脱脂***水洗***水洗***表调***磷化***水洗***纯水洗 ***电泳***uf1***uf2***纯水洗***转挂***烘干***强冷。
前处理及电泳后冲洗采用封闭式结构,喷浸结合的处理方式。脱脂剂是适用于钢铁、镀锌钢板等磷酸盐皮膜化成处理前进行清洗的低温无磷型碱性脱脂剂,本脱脂剂与原有含磷碱性脱脂剂具有同等的脱脂性能。表调剂---的液体表调剂代替传统的钛胶体技术制品,有较高的稳定性,以及受工业水硬度的影响小。
磷化采用磷酸锌系药剂,并预留以后改造为处理工艺。电泳液采用稳定性好的黑色环氧树脂阴极电泳漆。电泳烘干采用直通式烘干室,采用热风循环的加热方式。烘干热源为,废气直接燃烧后余热再利用,减少的使用量,并且达到要求。前处理电泳机械化运输系统采用plc控制的空中行吊、电泳烘干采用板式带带托架输送系统。焊接车架及车身骨架及漆后车架的输送采用汽车运输至车间的转挂区内,上、卸件采用电动单梁起重机。
分片电泳解决客车电泳难题二
我国的客车生产已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客车涂装的产能和防腐成为整车厂高度关注的问题,整车阴极电泳工艺不再是轿车的独宠。近年来“三龙一通”都分别投入巨资打造整车阴极电泳线。客车整车电泳工艺也成为其、---、上---的宣传亮点,让众多中小客车厂---。
2分片电泳生产应用分析
1厂房面积:电泳车间约4 000 m2,污水处理站含锅炉房约1 400 m2。
2生产节拍:烘干室5工位,烘干时间为45 min时,生产节拍为9 min/挂---时,也可以适当提高烘干温度,减少烘干时间来提高产能。每台整车需要3.5挂,连续生产时,两班8 h,1 h准备升温时间可以电泳28.5台车,年产按252个工作日计算,下同可达到7 182台。
3更新周期:一槽电泳液含原漆电泳液70 t,单车面积含车架以150 m2计算,消耗原漆85 g/m2,材料利用率为95%,如果年产量为5 000台左右时,稳定性好的电泳漆,可以符合更新周期为1年的要求。
4工位器具:为提高装挂效率,焊接合成的大总成直接装挂在器具上转到电泳车间,
5为充分利用电泳涂装线,减少电泳维护费用分摊,也可以考虑承接一部分其他单位的电泳任务。
随着汽车“三包”法规的实施,客车行业对耐腐蚀性能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锈蚀---不但影响产品,引起客户的---抱怨,也会对客车厂家的售后、效益、品牌等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客车电泳势在必行,如何利用有限的投资、空间建成电泳线是每个客车厂家需要考虑的事情,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汽车电泳未来发展方向
1、进一步提高结构复杂的被涂物(如汽车车身)用阴极电泳涂料的泳透力,以进一步提高车身内表面及空腔的涂装,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阴极电泳涂料的使用量。
2、根据各种被涂物产品技术标准和用户的需求,在现有各种特种功能的阴极电泳涂料的基础上,改进或开发新的各种功能的阴极电泳涂料,如锐边耐蚀性阴极电泳涂料、耐候性(耐uv型)阴极电泳涂料(供底面合一涂装或与金属闪光色面漆配套的两涂层涂装使用)、厚膜阴极电泳涂料(含粉末阴极电泳涂料)等。
3、进一步提高阴极电泳涂料与涂装工艺的性,开发采用voc含量---的、固化时分解物更少和无haps的阴极电泳涂料;依靠ed-ro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实现电泳涂装污水“零”排放;
4、开发采用节能减排型的阴极电泳涂料与涂装技术。如在国外已着手进行的项目有:
开发采用省搅拌型的阴极电泳涂料,除在工作时间需搅拌外,停产时和节假日可停止搅拌(好的可达10天不需搅拌)。因而可不设备用电源,削减停产时循环搅拌槽液的能耗。
开发采用电泳涂膜与随后涂层的“湿碰湿”工艺。如在湿电泳涂膜上(吹掉附着的水分后)喷涂抗石击涂层(cgp)或中涂后一起烘干,减少烘干次数,达到节能减排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开发采用节能型阴极电泳涂料(烘干温度低温化)和烘干固化设备及技术。
5、加强管理,实现无缺陷的电泳涂装,废止打磨工序。现状是大多数的电泳涂装线烘干固化后电泳涂膜表面存在各种各样的异物和表面缺陷,为此在中涂前需进行打磨、平整被涂面,如果未消除,进入中涂、面漆线,造成---率上升。
客车车身骨架电泳工艺孔设计
从1963 年电泳漆在轿车车身上试验成功至今。阴极电泳涂装技术以其泳透力好,涂膜外观平滑,膜厚均一,耐腐蚀---异,适合流水线生产,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涂料利用率高,公害低等优点,被广泛运用于汽车车身。
随着客车行业涂装技术的进步,运输业对客车产品耐腐蚀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具备一定生产规模的客车生产企业已经开始使用和筹划客车整车阴极电泳工艺。但用于客车车身的整车电泳还为数不多,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客车的车身骨架与轿车全薄壳冲压车身的结构不同,几乎均为采用异型钢管的腔式结构,在进行整车阴极电泳时,骨架内腔难以泳上漆膜。因此在进行客车整车电泳时,电泳液能否顺利进入车身钢管内腔,电力线是否能顺利到达管内腔,异型钢管内部能否泳上底漆,以及在前处理和电泳时液体如何快速排出等,这些都是客车整车电泳得以实施的关键,因此要求工艺设计人员在车身设计时必须在钢管上合理设计工艺孔。
电泳工艺孔按功能分为三类:排液孔、排气孔、防电磁屏蔽孔。
1.1 排液孔
排液孔开制于零件拼装到整车后的位置,用以排出零件内腔的液体,防止在电泳生产线不同工序间产生窜液及零件内腔无法排出的积液。
1.2 排气孔
开制于零件拼装到整车后的位置,作用为浸槽时排出零件内腔的气体,防止形成气腔;在出槽时---零件内腔与外界---相通,顺利、---地排液。
1.3 防电磁屏蔽孔
车身骨架、底盘车架总成中,对存在完全封闭或部分封闭腔体结构的零件,均需要设计电泳工艺孔。零件上的电泳工艺孔一般会存在一个孔同时具备几种功能的情况,如所有工艺孔---防电磁屏蔽的功能,而部分防电磁屏蔽孔又承担排气孔的功能;工艺孔设置合理与否是---进入骨架内腔的液体能否及时流出、不产生串槽,---电泳槽液稳定、提高电泳漆泳透力、满足内腔涂膜性能的关键因素。工艺孔开制不能影响车身骨架和底盘车架结构---性。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3570961.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