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端MIDI音乐设备常用解决方案「北京鑫三芙」
midi乐器数字接口 ,是20 世纪80 年代初为解决电声乐器之间的通信问题而提出的。midi是编曲界比较广泛的音乐标准格式,可称为“计算机能理解的乐谱”。它用音符的数字控制信号来记录音乐。一首完整的midi音乐只有几十kb大,而能包含数十条音乐轨道。几乎所有的现代音乐都是用midi加上音色库来制作合成的。midi 传输的不是声音信号, 而是音符、控制参数等指令, 它指示midi 设备要做什么,怎么做, 如演奏哪个音符、多大音量等。它们被统一表示成midi 消息(midi message) 。传输时采用异步串行通信, 标准通信波特率为31.25×( 1±0.01) kbaud。
midi音乐格式,带有---的电子感,以及广泛适用性和便利性,催生了那个年代众多的音乐类型。---了1980年代的流行乐。
midi格式早期的的“开源精神”概念,让每个人都能创作”复杂的音乐片段”,midi标准的支持者推动它成为连接着着全的自由纽带。三十年以后,midi仍然---不衰,作为音乐录制和制作的关键组件而存续着。
midi标准能让人们在自己家里进行音乐创作,使人们终于能够把合成器和鼓机连接到电脑上。于是,midi很快变成了连接各种型号的合成器、鼓机、采样数据和计算机的产业标准。
midi无论放置在哪里,都能在一个合成器上演奏些东西,并能在另外一个合成器上播放完全一样的声响。复杂而---控制的的合成器声效、鼓机和采样样本见证了编曲技术---可能到可能的转变。
八十年代初,各生产厂家都按照自己的规格生产电子乐器,当同时使用几家公司的设备构成一个电脑音乐系统的时候,出现了不兼容问题。
1982年,国际乐器制造者协会的十几家厂商会聚一堂,会议通过了美国sequential circuits公司提出的“通用合成器接口”的方案,并改名为“音乐设备数字接口”,公布于世。
1983年,midi协议 1.0版正式制定出来。此后,所有的商业用电子乐器的背后都出现了几个五孔的midi插座,乐器之间不再存在“语言障碍”,它们同装上midi接口的电脑一起。作用就是使电子乐器与电子乐器,电子乐器与电脑之间通过一种通用的通讯协议即midi协议进行通讯。midi的出现解决了各个不同厂商之间的数字音乐乐器的兼容问题。
1984,日本罗兰公司于提出了gs标准,---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
1994年,yamaha公司在gm标准上于推出了自己的xg的midi格式,增加了更多数量的乐器组,扩大了midi标准定义范围,在音乐范围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midi技术的一大优点就是它送到和存储在电脑里的数据量相当小,一个包含有一分钟立体声的数字音频文件需要约10兆字节相当于7张软盘的容量的存储空间。然而,一分钟的midi音乐文件只有2kb。这也意味着,在乐器与电脑之间的传输数据是很低的,也就是说即是低档的电脑也能运行和记录midi文件。
通过使用midi序列器可以---地降低作曲和配器成本,---用不着庞大的乐队来演奏。音乐编导在家里就可把曲子创作好,配上器,再也用不着大乐队在录音棚里一个声部一个声部的录制了。只需要用录音棚里的电脑或键盘,把存储在键盘里的midi序列器的各个声部的全部信息输入到录音机上即可。midi程序的设计目标就是要将所要演奏的音乐或音乐曲目,按其进行的节奏、速度、技术措施等要求,转换成midi控制语言,以便在这些midi指令的控制之下,各种音源在适当的时间点上,以固定的音色、时值、强度等、演奏出需要的音响。在录音系统中,还要控制记录下这些音响。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推荐关键词:音乐创客教室哪家好,音乐创客教室公司,音乐创客教室厂家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3746803.html
声明提示:
本页信息(文字、图片等资源)由用户自行发布,若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迅速对信息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