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称直径
1卷制、锻制圆筒,以内径mm作为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公称直径。
2管材制圆筒以,以外径mm作为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公称直径。
3釜式重沸器,,以管箱内或外径mm作为釜式重沸器的公称直径。
2、换热面积
1计算换热面积,以换热管外径为基准,扣除掉不参与换热的换热管长度,计算得到的外表面积,m3。
2公称换热面积,圆整为整数后的计算换热面积,m3。
3、公称长度
1以换热管的长度m作为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公称长度。换热管为直管时,取直管长度;换热管为u型管时,取u型管直管长度。
一、热交换器的用户或设计委托方应以正式书面形式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条件,且至少应包含以下内容:
1设计所依托的主要标准和规范;
2操作参数包括工作压力、工作温度范围、液位高度、接管载荷以及循环载荷等;
3使用地及其自然条件包括环境温度、抗震设防烈度、风载荷和雪载荷等;
4介质组分与特性;
5预期使用年限;
6几何参数和管口方位;
7钢制管束等级;
8设计需要的其他---条件。
管箱平盖:
多管程管箱平盖上的分程隔板槽结构尺寸应与管板的分成隔板槽一致;
管箱平盖与管箱的连接紧固件宜采用双头螺柱。
管箱结构尺寸:
采用轴向入口接管的管箱,接管中心线处的---不应小于接管内径的1/3;
对于多管程箱,其内侧---应使相邻管程之间流通面积不小于每程换热管流通面积的1.3倍;当阻力降允许时其流通面积可适当减少,但不得小于每程换热管的流通面积。
管板与换热管连接
当换热管与管板采用强度胀接或强度胀接加贴胀接头时,管板管孔直径偏差可适当放宽,但管板管孔与换热管外径的间隙不得大于钢制ii级管束的要求。
当奥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钛、铜、镍、锆及其合金换热管与管板采用强度胀接时,管板的管孔公称直径宜减小0.05mm~0.10mm。
分程隔板尺寸按照如下要求确定:
1槽深应大于垫片厚度,且不宜小于4mm,隔板槽密封面应与环形密封面平齐;
2槽宽宜为8mm~14mm;
3多管程的隔板槽倒角不应妨碍垫片的安装;隔板槽拐角处的倒角宜为45°,倒角尺寸宜大于分程垫片的圆角半径r。
联系时请说明是在云商网上看到的此信息,谢谢!
本页网址:https://www.ynshangji.com/xw/23891923.html